转自:锐科技
科技部七司副司长秦浩源在新华社28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科技部将不断健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是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秦浩源说,当前,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对高校院所高质量科技成果创造和转化激励不足、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与科技成果转化规律不适应等问题。
秦浩源介绍,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近年来,科技部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评价3项改革试点,形成了一系列好的模式和经验做法。
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三年间,向40家单位的科研人员赋权成果超过4000项,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累计超120亿元,比试点前三年增长126%。同时,已有28个省份近700家单位开展省级赋权试点。
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改革试点带动上海、浙江、陕西等17个省份开展改革探索,已有10个省份明确,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形成的国有股权不纳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考核范围。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在探索成果多元评价体系、完善市场化评价机制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举措。
秦浩源说,下一步,科技部将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通过产权激励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解除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资管理束缚;协调推动重大科研成果示范应用,做优做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