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日在上海开幕。英国科技公司Arm在大会期间举办了以“AI无处不在:从云到边尽在Arm”为主题的技术论坛。论坛汇聚了Arm技术专家及支付宝、联想等合作伙伴代表,共同分享人工智能 (AI)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洞察。Arm中国区业务全球副总裁邹挺解读了AI技术的演进趋势,分享了由Arm 调研的《AI就绪指数调研报告》。
《AI就绪指数调研报告》调研了全球八个市场的655位企业领导者,包括超100家中国企业,其中,智能制造、科技、能源三大行业占比达50%。
AI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综观行业全局,可清晰梳理出三大演进趋势:其一,模型实现小型化与性能跃升;其二,边缘计算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三,AI智能体与物理AI加速商用落地。比如,机器人技术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
从调研数据来看,中国企业的AI投入呈现三大特征。一是策略与预算先行。全球范围内,39%的企业制定出清晰且全面的AI策略,中国市场这一比例达到43%。参与调研的中国企业,100%已制定AI策略,62%的中国受访者强调企业迫切需要拥抱 AI,30%直言“刻不容缓”。在投入方面,95%的中国企业计划在未来三年进一步加大 AI预算投入。二是以效率提升为核心目标。企业AI布局聚焦三大方向——提升客户体验、开发新产品与服务、优化运营效率,均以效率提升为核心诉求。三是技术聚焦大模型支撑领域。企业部署的 AI 技术中,聊天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位列前三,均为大语言模型的关键支撑。
邹挺表示,AI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基础设施、数据安全与人才储备三大核心挑战。Arm依托自身技术和生态优势,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助力行业突破瓶颈。
第一,高能效计算平台破解基础设施瓶颈:Arm以“高性能+高能效”的技术DNA构建从云端到边缘端的全场景计算平台,从根源突破能效限制;第二,硬件级技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数据层面的挑战集中于质量、获取与安全,数据安全尤为关键。Arm通过Armv9架构的内存标记扩展(MTE)、机密计算架构(CCA) 等硬件技术,叠加与生态伙伴携手构建的PSA标准化安全框架,从芯片底层构建防护体系,保障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为AI系统筑起坚实的“技术屏障”;第三,技术与生态缓解人才短缺。Arm通过构建广泛的开发者生态与工具链,降低技术门槛,缓解人才压力。其全球开发者社区涵盖2200 万软件开发者,基于Arm架构的芯片累计出货超 3100亿颗,形成深厚的生态基底。(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