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纳芯微跌0.48%,成交额3.93亿元,换手率1.65%,总市值234.03亿元。
异动分析
MCU芯片+汽车芯片+物联网+芯片概念+传感器
1、2024年11月21日互动易:纳芯微今日宣布联合芯弦半导体(ChipSine),推出NS800RT系列实时控制MCU。该系列MCU凭借更加高效、功能更强大的实时控制能力和丰富的外设,使工程师能够在光伏/储能逆变器、不间断电源、工业自动化、协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小三电、空调压缩机等系统中,实现皮秒(万亿分之一秒)级别的PWM控制,从而显著提升系统运行精度和效率。
2、公司各类车规级芯片均已通过主流整车厂商、一级供应商或次级供应商的验证,但部分车规级芯片尚未供货或处于小批量出货阶段。
3、2022年年报:公司能够提供品类完整的物联网感知芯片,目前已实现压力传感器、硅麦克风、加速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信号调理ASIC芯片以及温湿度传感器、磁传感器等多品类覆盖。
4、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开发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传感器产品、信号链、电源管理产品、定制服务。
5、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开发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传感器产品、信号链、电源管理产品、定制服务。
(免责声明:分析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构成投资建议,请投资者根据不同行情独立判断)
资金分析
今日主力净流入3144.31万,占比0.08%,行业排名8/164,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增仓;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3.71亿,当前无连续增减仓现象,主力趋势不明显。
区间 | 今日 | 近3日 | 近5日 | 近10日 | 近20日 |
---|---|---|---|---|---|
主力净流入 | 3144.31万 | 3843.17万 | 4412.05万 | 5798.39万 | -2418.42万 |
主力持仓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8028.99万,占总成交额的3.21%。
技术面: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75.44元
该股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75.44元,近期该股有吸筹现象,但吸筹力度不强;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64.67,谨防压力位处回调,若突破压力位则可能会开启一波上涨行情。
公司简介
资料显示,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东荡田巷9号,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成立日期2013年5月17日,上市日期2022年4月22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拟集成电路研发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信号链49.14%,电源管理产品35.87%,传感器产品13.98%,其他(补充)0.69%,定制服务0.32%。
纳芯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模拟芯片、汽车芯片、传感器、集成电路、智能穿戴等。
截至3月31日,纳芯微股东户数7626.00,较上期增加13.53%;人均流通股12239股,较上期减少11.92%。2025年1月-3月,纳芯微实现营业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97.82%;归母净利润-5133.83万元,同比增长65.78%。
分红方面,纳芯微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6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8085.12万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3月31日,纳芯微十大流通股东中,兴全合润混合A(163406)位居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58.1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39.13万股。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163415)位居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4.1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49.03万股。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214.3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787.00股。兴全趋势投资混合(LOF)(163402)位居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99.78万股,为新进股东。兴全新视野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001511)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99.02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3.5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78.25万股,为新进股东。兴全合宜混合A(163417)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46.23万股,为新进股东。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位居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38.0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2.00万股。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