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AI共存?《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十大议题(2025)》发布
创始人
2025-07-28 14:45:37
0

(来源:上观新闻)

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社会科学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馆召开。论坛上,复旦大学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智慧人文社科中心、同济大学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智能教育实验室)、上海市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文汇报》理论评论部九家单位签约共建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共同体。并发布《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十大议题(2025)》。

记者注意到,此次议题共同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引发的多维度深刻变革,涵盖社会就业结构、法律制度体系、教育学习模式、学术文化评价以及人类主体性风险等关键领域。这些议题深入探讨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对于推动各领域适应技术发展、实现创新转型、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十大议题如下:

1.机器替代倒逼就业结构转型。

人工智能引发的机器替代效应,已经从一个技术议题,升级为全球性社会变革的核心命题,亟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给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更具前瞻性的改革路径。

2.人工智能时代著作权制度的创新。

未来的著作权法,如何构建人机协作的新规则体系,最终在激励人类创新与拥抱技术进步之间建立动态平衡?

3.开源大模型法律责任的分配机制。

针对开源生态的协作特性,科学公平地建立风险与责任匹配的规则体系,提供可以操作、足以指征的制度方案,并兼顾创新激励与风险防控,促进更加有效的上下游协作。

4.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界对于智能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需要进一步做出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前、深度探索。促进教育方法论乃至本体论层面的学理重建,为智能教育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5.语料库驱动的社科自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重构。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基于大型语料库,形成数据、理论、应用的良性循环,将构建出更具解释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路径。

6.可信AI促进全球治理。

当前可信AI研究,已经从原则性倡议,迈入标准构建与技术评估阶段。未来研究,应围绕技术、政策、社会协同治理范式,推动其从规范倡议走向可实施的全球治理经验。

7.人工智能幻觉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伴随AI声称内容的快速多模态化,AI幻觉对技术应用、社会论伦理、法律冲击等产生的深远影响,需要在综合政策法规、技术治理、伦理规范等方面,给出更有效的治理建议。

8.智能写作时代来临。

人工智能文学改变了文学生态,传统文学评价标准,面临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与重构。文学研究必须对这一新生态进行审视与评估。

9.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术评价创新。

进一步精准化界定生式人工智能在知识生产和学术评价中的学术、伦理与法治边界等,借于学术评价的系统性革新,反向推动人机交互知识生产迈向新的高峰。

10.智能体的应用与风险。

智能体基于人机合一主体能力的飞跃式拓展,也潜藏对人类自由意志的挑战以及社会系统失控的巨大风险,亟待研究者在跨学科视野中予以回应。

原标题:《如何与AI共存?《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十大议题(2025)》发布》

栏目编辑:李一能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普通类高职(专科)批常规志愿明... 普通类高职(专科)批常规志愿明日起正式开启填报啦!这对于众多怀揣着高职专科梦想的学子们来说,是一个重...
最新或2023(历届)简历大学... 简历大学生姓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年龄: 22户口所在: 河源 国籍: 中国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最新或2023(历届)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自荐信尊敬的领导:我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xx级##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尤...
由影石创新与第三方共同孵化,影... (来源:银柿财经) 这款产品带有负载检测,自动规避违规改装风险,以确保只为...
加幂科技 :通过一般授权认购及... 2025年7月27日,加幂科技(股份代号:8198)公告称,通过一般授权以“认购新股份”及“配售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