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透明化,增强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支持与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安康市汉滨区司法局联合汉滨区人民检察院于7月25日成功举办了主题为“阳光矫正 共筑新生”的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社区)干部代表受邀走进社区矫正工作一线,近距离了解社区矫正的运作机制与实践成效。
执法流程“透明看”
在社区矫正中心,代表们实地参观了报到登记室、宣告室、教育培训室、心理辅导室及指挥中心等功能区域。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例,详细讲解了社区矫正对象从接收到解除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重点演示了信息化核查、远程视频督察等智慧监管手段,确保监管精准高效。
教育帮扶“暖人心”
活动现场通过展板、宣传册及工作人员讲解,生动展示了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的个性化教育矫正方案、实用技能培训项目以及困难帮扶实例,一件件帮扶成果的展示,体现了社区矫正工作宽严相济、法理情融合的治理温度。
检察监督“零距离”
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负责人现场介绍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职责与常态化监督机制,强调通过检察监督保障社区矫正依法公正实施,切实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座谈交流“汇心声”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区司法局分管领导向与会代表通报了近年来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在规范化建设、教育帮扶、智慧矫正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代表们踊跃发言,围绕如何提升教育矫正质量、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加强解矫人员后续照管等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区检察院相关负责同志就强化执法监督协作、共同防范化解监管风险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凝聚共识,共促和谐
汉滨区司法局负责人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开放日活动是深化司法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通过“打开大门”,让公众亲眼见证社区矫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集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于一体的严肃刑事执行活动,其根本宗旨在于促使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预防和减少再犯罪。
此次开放日活动如同一扇明亮的法治之窗,让“墙外”的矫正工作从幕后走到台前,它不仅有效增进了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与信任,更在司法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与社会各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协作的坚实桥梁。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赢得公信力的基石——汉滨区正以开放的姿态,凝聚社会共识,共同铺设一条通往新生的阳光矫正之路。
作者:张 力
编辑:侯宜均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