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过去一周,大盘总体延续震荡反弹之势,但上行阻力有所加大,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全周来看,沪指上涨1.67%,深成指上涨2.33%,创业板指上涨2.76%。结构上看,民爆、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跨境支付、电力等板块领跌。
那么,该如何看待短线市场的震荡整固?7月重磅会议能否支撑指数继续上行?
前期上涨过后的正常休整
近期A股市场的区间震荡,本质上是前期阶段涨幅积累后的正常休整,并未改变市场的强势运行特征。
自二季度以来,主要指数已累计一定涨幅,沪指从3300点附近逐步抬升至3600点区域,部分板块与个股的阶段性获利盘需要消化。这种调整并非趋势性转向,而是资金通过持仓结构优化实现的“以时间换空间”。
当前市场的结构性行情特征尤为显著,不同板块依据自身基本面与政策催化呈现差异化表现。科技成长领域中,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细分赛道持续获得资金关注,部分龙头标的在震荡中仍创阶段新高;周期板块内,有色金属、化工等品种受PPI回升预期推动,呈现稳步抬升态势。这种板块间的轮动并非无序切换,而是资金基于产业逻辑与估值水平的主动选择,反映出市场在强势格局下的深度挖掘能力。
慢牛格局未改
尽管短期震荡特征明显,但市场慢牛格局的底层支撑并未发生改变。
按照惯例,7月重磅会议近期将会召开。鉴于二季度GDP超预期,且外部环境相对平稳,预计本次会议大概率不会推出强刺激政策,但宏观政策积极偏扩张的基调预计不会改变。
从市场定价逻辑看,重点不在于政策力度的“强与弱”,而在于政策方向的 “确定性”——反内卷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竞争秩序的规范,扩内需举措对消费与基建的拉动,稳楼市政策对行业资金压力的缓解,以及稳股市相关部署对市场信心的提振,这些政策方向的明确化,将为结构性行情提供新的催化线索。
估值与流动性环境仍为市场提供安全边际。当前上证指数PE分位处于历史合理水平,并未出现明显泡沫。流动性方面,央行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保持市场资金面宽松,为市场提供了适宜的货币环境。
把握节奏,均衡布局
总之,当前市场的短期震荡是阶段涨幅后的健康休整,结构性行情的深化彰显了市场的强势基础。7月重磅会议虽难有强刺激,但政策方向的明确化将为市场提供新的发力点。在政策支持、估值合理、流动性宽松等核心逻辑支撑下,市场有望在震荡中完成持仓结构优化,为后续冲击前期高点积蓄动能。
配置上,可把握板块轮动节奏,采取均衡布局策略:一方面关注政策驱动下的反内卷主题,锂电、光伏等行业的龙头企业有望在竞争秩序规范后实现盈利修复;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自立与产业升级主线,AI算力、半导体设备、机器人等领域因长期成长逻辑清晰,仍是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周期板块内部可区分政策敏感型(工程机械、水泥建材)与基本面驱动型(有色金属、化工),结合PPI 回升预期把握轮动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博览财经提供,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浙商证券认同或赞成其观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投资者不应将本信息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以本内容取代自己的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