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晚,合肥科学岛灯火璀璨、人潮涌动,“2025 合肥科学之夜”在合肥现代科技馆精彩上演。数千名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式体验这场科技与文化、艺术交融的科普盛宴。温馨提醒:合肥现代科技馆现已免费开放,市民可通过“合肥现代科技馆”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
从宇宙奥秘到指尖乐趣 科技互动就是这么简单
傍晚时分,科技馆二楼报告厅内,一场关于宇宙飞船的奇幻之旅悄然开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王鑫蕊博士以《宇宙飞船的十万个为什么》为题,用生动案例为孩子们揭开航天器的神秘面纱,从“如何在太空喝水”到“空间站如何抗辐射”,一个个趣味问题引发小听众踊跃互动。
引力剧场内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2024全国科学脱口秀一等奖得主朱琬玲带来《科学岛外传》,用幽默语言讲述科研人员的日常:“实验室的冰箱永远冻着‘神秘样本’,研究员的白大褂口袋里总有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台下笑声与掌声交织,科学的严谨与科研者的可爱在此刻完美融合。
科普实验秀台前更是围满了孩子。讲师手持盛满非牛顿流体的容器,邀请小朋友们轮流“挑战”:快速捶打时流体坚硬如石,轻轻触碰却柔软似水。“这就是‘遇强则强’的科学原理!”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科技馆广场化身“赛博游乐场”,专业无人机竞赛、仿生机器狗互动、机器人格斗等各类Battle名场面轮番上演,孩子们欢呼雀跃,直呼比科幻电影还好看。
而《茶学》科学汇则让体验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解码茶叶背后的科学知识,领略传统茶艺与现代科学的交融。
这一夜,科学与浪漫“深情”邂逅
夜幕渐深,科学岛被舞灯游园会的流光溢彩点亮。
一盏盏非遗鱼灯在科学岛璀璨绽放,这些鱼灯由科学爱好者家庭手工制作、手绘,在灯光映衬下焕发出别样光彩。跟着巡游队伍,仿佛穿越进科幻版的“大鱼海棠”。
科学艺术音乐会更是一场视听盛宴,电弧跳跃化身可视音符,光电效应变身艺术魔法……音乐人将科学原理与艺术表现相结合,让大家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科学与视觉美学的碰撞。
活动现场,一批“黑科技”展品赚足眼球:清华猛狮飞行摩托的悬浮演示展现了力平衡原理,陆空两栖飞行汽车教具拆解了“海陆空三栖”的设计奥秘,无论科技的表情机器人能模仿人类微表情,量子盲盒、AI 智能印章等文创产品则让前沿科技变得可触可及。
“我们希望打破‘科学高冷’的刻板印象,让它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庐阳文旅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奚娜娜表示,庐阳区正依托科学岛、大科学装置等高端科研资源,推进 “科技+文化+艺术”深度融合,未来将推出更多科普研学线路和互动产品,让“逛科技馆”像“看电影”一样成为日常选择。
“‘合肥科学之夜’是我们将科学岛的科研资源与市民群众紧密嫁接起来的一次探索,希望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激发他们对未知世界的热情。”合肥现代科技馆馆长孙裴兰介绍。
需要提醒的是:作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合肥现代科技馆现已免费开放,市民游客可通过“合肥现代科技馆”微信小程序预约参观。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庐阳区人民政府主办,合肥现代科技馆、庐阳文旅集团承办。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王峰/文 杨锋/摄 通讯员 何晓珺 胡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