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辽宁多地酷热难耐、高温持续。然而,一场强降水在数日酝酿后迅猛来袭——7月20日至21日,大连、丹东地区及岫岩、桓仁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天气。最大降水量达295.4毫米,全省短时强降水共出现553站次,最大小时降水量92.1毫米。
“此次降水正值‘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东南部地区累计雨量大,极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辽宁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周春晓说。对此,辽宁省气象台预报团队精准锁定强降水落区,经过多轮研判,明确降雨主要时段在7月20日夜间至21日白天。20日15时,辽宁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辽宁省气象局同步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辽宁省气象局高度重视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提前谋划部署,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7月16日,提前4天发布气象信息专报,17日发布重要天气趋势报告;19日召开调度会议,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积极做好面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直通式报告,加强面向高风险景区和暑期旅游出行人群的气象服务,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产品;20日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
其间,辽宁省气象局紧密跟踪强降雨动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强降雨天气实况和预报情况,并加强与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电力、交通、旅游等部门会商联动,发布公路、铁路、油田、电力等气象服务专报15期。累计发布暴雨、雷电、大风等预警信号193个,借助抖音、快手、微信平台开展直播互动连线,总浏览量超52万。
在本次过程出现最大小时降水量的丹东市,市气象局装备保障团队在强降雨到来前,头顶烈日奔赴各自动气象站对设备进行巡检,确保数据传输稳定高效。依托增发国债气象项目建设的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此次迅速投入使用,将预警信号传播到田间地头。
丹东市气象局将全市39处重点文旅场所安全责任人纳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单位。在强降雨过程期间,丹东市、县气象局主要领导驻守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现场气象服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发布后,宽甸、凤城气象局共开展临灾“叫应”9次,应用“闪信”向防汛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16次。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宽甸满族自治县2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多处道路、桥梁损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尤其是青山沟镇,部分村屯电力与通信中断。在气象预报预警下,地方党委政府提早调度各乡镇部门,安全转移群众1228人。
本溪市桓仁县同样遭遇了极端强降雨的猛烈袭击,全县平均降水量达157.8毫米。其中,雅河乡小时雨强78.5毫米,二棚甸子镇鸡冠砬子村过程降水量达295.4毫米。本溪市启动并逐级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二级,紧急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3796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强降雨导致桓仁县23条公路受损,141个通信基站业务中断,6条电力线路跳闸。21日凌晨,部分区域气象自动站因灾网络掉线,桓仁县气象局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并协调省、市气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本溪市气象台运用“辽智知云”短临预报预警一体化业务系统,结合地方水务局水文站点共享数据,制作多源融合气象数据,确保预报预警服务不间断。
(作者:王鹏 李冀宁 包维民 责任编辑: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