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只有成为MNC 中国创新药才能真正拥有全球话语权|对话科创家
创始人
2025-07-28 08:36:43
0

编者按:筚路蓝缕敲钟成,上下求索知路远。这是一档针对科创领域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包括但不限于董事长、创始人)的访谈节目。他们有哪些少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公司上市前后,他们的心路历程有何变化?《对话科创家》与您一起探寻,以期远眺未来。

本期,《对话科创家》栏目的嘉宾是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

“从企业生态的角度分析,MNC是食物链顶端的,中国一个MNC都没有,那就没有话语权。”

▍个人介绍

朱义,1963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四川大学无线电系本科,复旦大学生物系研究生及四川大学管理学博士。其曾于1987年9月至1990年12月,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任教;现任百利天恒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官及核心技术人员;兼任百利药业董事长、多特生物执行董事、经理;美国SystImmune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

(图:百利天恒董事长、总经理、首席科学官朱义)

▍公司简介

百利天恒是一家聚焦全球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立足于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肿瘤大分子治疗领域(ADC/GNC/ARC)具备全球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全球临床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供应能力,并预期将在2028年形成全球商业化能力的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公司秉持“扎根中国、走向全球、成为跨国药企(MNC)”的战略定位,致力成为在肿瘤用药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的跨国药企。

《科创板日报》7月28日讯(记者 黄修眉)这是一家与众不同的创新药企:资本少,很少外部融资;资源少,创业地在成都,而非上海、苏州等医药行业重镇,创始人还并非生物医药专业。但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却创造了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标杆,公司市值从最初99亿涨至最高1354亿元,增长约13倍。

它就是现象级创新药企——百利天恒。

这家企业创始人有着怎样的经历与故事?为何短短两年半时间,企业市值得以光速飙升?公司未来的方向是怎样的?

在“2025中国科创领袖大会暨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召开之际,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在上海接受了财联社、《科创板日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他的所思所想所做。

“我不想拿首富的头衔说事 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科创板日报:您如何看待大家津津乐道的“科创板首富”这一头衔?

朱义:我其实不喜欢这个头衔,给我带来挺大困扰,从资本市场看是一封表扬信,其实就是纸上富贵,表扬表扬就行了,不能总拿这个说事儿。我们与许多创新药企及其掌门人不同,我们更像是“野孩子”。我们的研发才开始落地,所以公司未来能走到哪一步,市值能达到哪一步,取决于公司能做到哪一步。

科创板日报:您目前一天中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朱义:上市前,我大概80%的时间在研发上,20%时间在企业管理和管线商业化方面。上市后,一天60%的时间在研发上,另外40%时间处理公司的规范化管理、管线的商业化进程、与政府、资本、公众的沟通等方面。

科创板日报:您的本科学历是无线电物理,硕士才学了生物物理,当初是怎样选择了创新药这个领域?

朱义:当初选择创新药,最早在这方面积累了资源,如果过当初在无线电物理领域积累了资源,估计也会在那条路上走下去。但选择了创新药我就必须投入。而且选择创新药领域,就需要终生学习。医学光有基础知识是不够的,什么是临床、数据如何、患者怎样......都需要持续学习。

科创板日报:您创业中有过自我怀疑吗?当初整个过程面对如此多外界的质疑?

朱义:没有,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智商,我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唯一怀疑的是,我是否运气不佳。

科创板日报:科创板目前已开市六周年,您对科创板有何建议?

朱义:如果不是当初百利天恒科创板上市时9.9亿元的关键融资,我们的临床III期试验进展不会这么快,后续公司的进展也不会这么快,我们是非常感激科创板的。

但科创板既然是一方创新企业发展的沃土,那就是来创造未来的,创造未来就一定会有风险,不能说既要求创造未来又不想有任何风险。我还是希望,监管、资本、投资者都能给予科创板及其企业更多的包容。

“现在会更多把0-1放在国内,和国内的1-N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平台”

科创板日报:市场认识到百利天恒的创新研发实力,是从“超级爆品”Iza-bren(BL-B01D1)获得BMS84亿美元BD(商务拓展)收入开始的。目前公司的研发进展如何?

朱义:Iza-bren包含10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并和合作伙伴BMS推进美国关键注册临床试验。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鼻咽癌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的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国内的Iza-bren将在明年商业化,正常情况下,剩余适应症的国内商业化将会很快。

百利天恒在其他ADC方面也展开了III期临床试验,Her2-ADC的III期临床试验将在明年读出数据申报上市。

目前我们国内临床试验推进非常顺利,形成了早期研发、I期临床、II期临床、III期临床的梯队,每年都会有多个新项目在推进。

美国方面,西雅图免疫分公司也有6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资产,除与BMS合作推进的Iza-bren双抗ADC外,百利天恒自身亦还有5项资产在推进中,且都在其细分领域具有全球领先性。这些资产组合,即便在美国也是非常前沿的。

科创板日报:从研发战略看,公司的策略是怎样的?

朱义:我们此前更多将0-1的阶段放在美国子公司,1-N的阶段放在国内。但现在也会在国内展开0-1阶段的研究,和国内的1-N阶段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平台。现在整个公司的研发哲学和逻辑体系都非常清晰,我们想在细分前沿领域有足够穿透力,在无人区展开工作,做真正有意义的事。

“有钱了当然要欢呼雀跃 但也要保持清醒 要明白自己的位置”

科创板日报: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企业逐渐崛起,特别是在Fast-follow(快速跟随)赛道,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已获得了全球BD大单,因此不少人认为“中国药企终于有了全球话语权”。您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朱义:我们怎么会有话语权?中国没有MNC(跨国企业)。我们把早期的产品,I期II期的数据卖给海外巨头,他们是买家,面对一桌子的Fast-follow,他们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价格给高给低几乎没有话语权,所以没有MNC就没有话语权。

科创板日报:所以我们还得有MNC?

朱义:从创新生物药生态的角度分析,MNC是食物链顶端的,中国一个MNC都没有,那就没有话语权。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过去十年快速发展,现在有钱了当然要欢呼雀跃,总比没有拿到钱好,但不要因为拿到钱就是一切,还是要保持清醒,要明白自己的位置。

科创板日报:所以两边的生态很不相同?

朱义:美国生物医药行业生态,也是以Fast-follow为主,First-in-class(全球首创)类型的企业也是少数。目前中国fast-follow药企的整体竞争力已经强于美国药企,中国Fast-follow药企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会挤压美国企业的生存空间。

但First-in-class不同,之所以百利天恒能做到与全球巨头达成合作模式,是因为我们坚持First-in-class,还有一个超级爆品在手。他们只能和我们谈,你不要别人会要,买家之间有竞争,卖家才有话语权。

欧美的跨国药企之间的谈判结果大都会有共同决策权,但我们为什么不行,这还是一个生态和声誉的问题,要用实力去赢得尊重。对目前的百利天恒来说,协议落地执行过程中,决策权最终还是在BMS手里。国内目前都还没有跨国企业,这是我们心里憋着的一件事。

科创板日报:要获得全球话语权我们需要什么?

朱义:目前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还不够强,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需要获得话语权,是早研创新能力、临床开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和商业化能力等全方位结合,企业要具备全方位的能力还需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

科创板日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出台措施,提到支持医保数据为创新药提供研究,支持创新药纳入商业保险范畴等举措。您如何看待政策方面的支持?

朱义:国家开放医保数据支持创新药研发,是促进创新药产业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从国家层面来看,政策制定层已经看到了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全球生态方面的优势,因此正积极强化中国创新药产业的优势。

“我要做的是对标自己” 用自己的钱可以静下来做事

科创板日报:按照常规想法,百利天恒的创新研发已走过十年,应该会进行多轮融资,创始人的股权也会被稀释。但您现在仍持有近75%的股权,融资方面过去没有想过吗?

朱义:当初资源有限,但我一开始就决心要做创新药,想着去全球创新高地美国看看,要融入全球创新高地。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做仿制药,建立了一个现金流系统,保证可以用自己的钱投入研发,股权方面也不会有稀释。

哪怕后面有风投愿意投资,但我们仍然坚持做0-1,而这并不符合过去大部分中国风投的理念,他们需要对标某家美国公司,然后看看有没有一些差异化、能不能跑得快,我要做的是对标自己,甚至在我们pre-IPO阶段,也没能引入风投投资。

用自己的钱可以静下来做事。毕竟早期0-1的研发需要摸索,在没有原型分子的情况下没法制定后续的开发计划和进度,但资本会要求我们有进度,这对0-1的创新研发,是肯定不行的。

科创板日报:您曾说当下只是百利天恒的开始,这句话如何解读?如何用五年时间打造一个入门级MNC?

朱义:这里有四大要素,一是在某个领域全球领先的早研创新能力,对百利天恒来说,就是ADC、多特异性抗体领域,乃至最新布局的核药领域;二是有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开发能力;三是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四是全球商业化能力。

百利天恒的未来定位,是一家聚焦肿瘤领域的创新药企,公司的路线会始终基于逻辑和科学,聚焦0-1创新药,要钻透,不要东张西望。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完全可能出现下一个‘中国首富’”

科创板日报:AI巨头英伟达的市值近期正好跨过4万亿美元大关,位居全球榜首。您如何看待英伟达市值?

朱义:英伟达是一家伟大的企业,非常聚焦在GPU并支撑、引领Al领域的发展,始终保持着行业领先,我们非常推崇这样的战略定力,我们的战略也是聚焦肿瘤领域、并努力成长成为在肿瘤领域领先的MNC。

科创板日报:Al行业大概率会出首富,生物医药行业能出“中国首富”吗?

朱义:从产业规模来看,生物医药是一个完全可以与AI相匹敌的行业,因此“海足够宽也足够深,能养大鱼。”即便在中国,也已经培育出了像恒瑞、百济这样有巨大潜力的公司。所以中国的Al行业很可能会出现“中国首富”,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也完全有可能出现“中国首富”。

后记——

从创新研发到产业生态,再到未来战略和个人感悟,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朱义展露出一位创业者的斗志昂扬却又沉着笃定,他从一开始对百利天恒的战略定位及过程中关键时点的抉择,亦展现着一位科学家的理性逻辑和敏锐洞察。

这位有着无线电物理和生物学物理双专业背景的创始人,似乎始终能从正反两面甚至更多角度看透事物的本质,从而让他拥有了如天赋般的思考穿透力,让百利天恒成为一家现象级企业,让朱义本人,成为一位传奇科创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姓股民向ST诺泰发起索赔 宋...   受损股民可至Hehson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
北京开辟农业保险赔付绿色通道   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农业专家已赴密云等地指导开展农业恢复生产工作。目前北京市已经开辟农...
文化惠民 赛事添彩——石家庄市... (来源:河北新闻网)转自:河北新闻网2025京津冀第七届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暨千人横渡滹沱河活动在滹沱...
南都物业涨2.08%,成交额3... 7月28日,南都物业盘中上涨2.08%,截至13:03,报13.75元/股,成交3698.03万元,...
裕兴股份涨2.11%,成交额3... 7月28日,裕兴股份盘中上涨2.11%,截至13:03,报6.77元/股,成交3268.55万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