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TF炼金师)
在过去两周内,A股市场延续了上涨态势,其中创业板和科创50指数表现尤为突出,反映出成长风格的强劲表现。根据市场数据,周平均成交量达到约1.8万亿元,较之前显著回升,市场情绪明显改善。
在股票市场方面,宽基指数整体上涨,其中科创50指数涨幅最高,达到4.63%。此外,万得微盘股和中证500指数分别上涨3.63%和3.28%。相对而言,上证50指数以1.12%的涨幅位列最后,显示出市场偏好向中小盘和成长股倾斜。
对于风格指数的表现,中盘股表现相对强劲,其中中盘价值指数上涨4.29%,小盘价值指数和中盘成长指数分别上涨3.85%和3.55%。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对中小盘股的关注度提升,相关资金流入量增加。
在全球股指方面,上周表现不一。日经225指数以4.11%的涨幅名列前茅,恒生指数和胡志明指数的涨幅分别为2.27%和2.26%。相比之下,俄罗斯RTS指数则下跌1.99%,成为表现最差的股指之一。
商品市场同样呈现出上涨趋势。非金属建材指数以19.41%的涨幅领先,煤焦钢矿指数和化工指数也分别上涨11.30%和7.14%。而农副产品、有色金属及油脂油料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分别为-3.22%、-1.77%和-1.51%。
在债券市场中,表现出现分化。中证转债平衡指数和中证转债指数的涨幅分别为2.14%和1.93%,而中债国债与政金债总财富指数则下降0.46%。整体来看,中债收益率在回顾期间内出现小幅上行,收益率上升幅度在3至9个基点之间。
在全球大类资产表现中,工业品和中国股票分别上涨5.04%和2.21%。然而,原油和黄金价格则分别下跌2.42%和0.59%。不同资产类别的表现显示出市场的波动性,特别是资源类资产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行业方面,中信一级行业中,煤炭、钢铁和有色金属表现出色,涨幅分别为8.00%、7.55%和7.10%。相对而言,银行和综合金融行业则遭遇下跌,银行业的跌幅达到-2.89%。在估值方面,地产和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的PE分位数居于较高水平,显示出市场对其的较强关注。
市场的情绪回暖与交投活跃密切相关,短期内,A股市场行情仍以结构性上涨为主导,资金对AI、新消费及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尽管指数上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阻力,但整体下行风险有限,而市场风格有望围绕中报业绩表现持续分化。
从中期来看,政策的持续发力及内需的修复,加上海外流动性的改善,有望进一步促进市场情绪的回暖。在长期展望中,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具备配置价值。建议投资者采取哑铃型均衡配置策略,以应对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