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喝山药粥长大的。山药粥,滋养着我,也温暖着我。
小时候,勤劳的母亲用巧手总是将简单的食材变成美味的佳肴,山药粥便是她的拿手好戏之一。
记得每年春天,母亲到地里种植山药,山药种下来后,又得除草、浇水、施肥、修枝剪叶……当第一缕瑟瑟的秋风翻动着安详的黄叶时,就到了挖山药的时节。母亲拿着锄头、挎着竹篮来到地里,不多一会儿便挖回一篮子又大又长的山药。
回到家,母亲先将黏附在山药上的泥土去除,然后仔仔细细地削去外皮,母亲总说:“山药的皮就好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困难,虽然看似坚韧,但只要耐心去对待就能轻易解决,最终就会露出美好的一面。”那时候我还小,听不懂母亲话中的深意,只是在一旁乐呵呵地笑。
削好皮的山药被母亲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放入清水中浸泡,去除多余的淀粉和外表的黏液,这样煮出来的粥也就更加清爽可口。接着,母亲将锅烧热,倒入少许油,待油温升高后,放入切好的姜片,爆炒出香味。那姜香与油香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前奏曲,为接下来的粥品增添了几分层次感。
不一会儿,耳边传来一阵清脆的哧啦哧啦声,母亲已将泡好的山药块放入锅中,与姜片一同翻炒,让山药的每一面都沾上油香。待山药微微变色,母亲加入适量的米和清水,大火烧开。那一刻,锅里的水与山药开始共舞,泡沫翻滚,散发出香气。
约莫十分钟后,母亲将火调小让其慢慢炖煮,让时间和温度去提炼山药的精华。她会不时地搅拌,防止粥底粘锅,那木勺与锅底的轻微摩擦声,就像是母亲在耳边轻声细语,讲述着家的故事。
在时间的流逝中,山药逐渐变得软烂,与水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锅浓稠鲜香的粥。此时,母亲会加入适量的盐和少许胡椒粉调味,那淡淡的咸味和微妙的辛辣,就像是生活中的阳光雨露,让原本平淡的粥变得层次丰富,同时也让原本平淡的生活过得滋味盎然。
舀上一碗,浅尝一小勺,山药的绵软与粥的醇厚交织在一起,滑过喉咙,温暖着胃,也温暖着心,那是一种家的味道,一种母爱的味道。
时间过得很快,长大后的我在面对工作、生活等诸多不顺时才明白母亲所说的话的含义,逐步养成忍耐与谦让。而每当山药成熟的时节,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想起母亲,想起温暖我心的那碗浓稠鲜香的山药粥。那碗粥,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路,也照亮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