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逸柳投研笔记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跟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人的父辈关系也很好,在各位功臣和老乡中,卢绾备受信任,可以自由出入皇宫,享受着跟刘邦弟弟刘交相同的待遇。正是因为跟刘邦关系好,卢绾才能够在没什么军功的情况下,在臧荼叛变被除名之后,被封为燕王,可以说纯粹是靠着关系得以封王,刘邦也很乐意。
封王前关系很好,但是封王之后,卢绾长期待在燕国地区,经常不联系,慢慢就有了隔阂,加上刘邦已经着手对付异姓王,卢绾也感到内心不安,希望想点法子,让自己的王爵能够长期保存下去。
陈豨之反也,燕王绾发兵击其东北。当是时,陈豨使王黄求救匈奴;燕王绾亦使其臣张胜于匈奴,言豨等军破。张胜至胡,故燕王藏荼子衍出亡在胡,见张胜曰:“公所以重于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张胜以为然,乃私令匈奴助豨等击燕。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请族张胜。胜还,具道所以为者;燕王乃诈论他人,脱胜家属,使得为匈奴间。而阴使范齐之陈豨所,欲令久亡,连兵勿决。
汉击黥布,豨常将兵居代;汉击斩豨,其裨将降,言燕王绾使范齐通计谋于豨所。帝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绾愈恐,闭匿,谓其幸臣曰:“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氏计。令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乃遂称病不行,其左右皆亡匿。语颇泄,辟阳侯闻之,归,具报上,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言张胜亡在匈奴为燕使。于是上曰:“卢绾果反矣!”春,二月,使樊哙以相国将兵击绾,立皇子建为燕王。
——《资治通鉴·汉纪四·汉太祖高皇帝十二年》
在陈豨叛乱的时候,由于燕国就在代国边上,所以卢绾肯定是需要出兵的,他派兵从东北方向攻击陈豨。面对汉军中央军和地方军的进攻,陈豨让部下王黄去匈奴求救,这个时候,卢绾正好也派了使臣张胜也来到了匈奴,张胜的出使目的主要是要告诉匈奴陈豨已经兵败,意思是让冒顿单于不要出兵了。
这个时候,张胜碰到了臧荼的儿子臧衍,对方就劝说张胜说:“先生之所以受到燕国的重用,是因为你比较了解匈奴的事务;而燕国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诸侯国接连反叛,战事不绝。现在您为了燕国考虑,急着想要消灭陈豨,等到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轮到燕国了,你们都将要沦为阶下囚。先生您为什么不让燕王暂缓进攻陈豨,然后跟匈奴交好呢?等到局势缓和之后,就可以长期在燕国称王,一旦汉廷出现了变故,也可以保全自己。”
臧衍的话,彻底是触发了张胜的私心,张胜觉得他的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就暗中让匈奴联合陈豨攻打燕军,估计还透露了一些燕军的内部机密。卢绾知道后,怀疑张胜勾结匈奴反叛,于是就上书请求族灭张胜家属。等到张胜返回之后,他将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卢绾,这些担心也引起了卢绾的共鸣,同时他也觉得这个“养寇自重”的策略不错,于是就谎称自己搞错了,为张胜的家属开脱了罪名,并让张胜担任跟匈奴联系的密使;此外,卢绾还暗中派范齐去陈豨那儿,想要让他长期逃亡在外,不要跟汉军交战。
到了公元前196年末,周勃和樊哙击杀陈豨,投降的叛军举报说卢绾曾派范齐到陈豨那互通计谋。刘邦于是让使者去召卢绾回朝,可是卢绾称病不去长安;接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去迎接卢绾,顺便调查和盘问他的左右随从。卢绾感到愈发恐惧,于是就躲了起来,不去接见审食其、赵尧,并且私下对随从说:“现在不是刘姓而称王的,只有我和长沙王了。去年春天,朝廷杀了韩信全家;夏季的时候,又杀了彭越。这些都是吕后的计谋。现在陛下病重,已经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将大权委任给吕后。这个妇人非常狠毒,一心想要诛杀诸侯和功臣”,于是继续称病不动身,他的随从也都躲了起来。
卢绾说的这些话有一部分泄漏了出去,被吕后的相好审食其听到,回朝就报告给了刘邦,刘邦更加生气,这个时候又有匈奴投降的人,说张胜在匈奴给卢绾当密使,于是刘邦认定卢绾要造反了。在公元前195年二月份,刘邦派樊哙以相国的名义发兵攻打卢绾。
这个时候刘邦已经病重了,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不久后,因为有人诬陷樊哙是吕后同党,说樊哙打算等到陛下驾崩之后,兴兵诛杀赵王刘如意。刘邦非常生气,命令陈平和周勃带着诏书去杀樊哙,并让周勃替代樊哙领兵。
听到汉廷派军来攻打燕国,卢绾带着几千人逃亡,住在边疆等待机会,希望等刘邦病情好转之后,亲自去长安请罪。只是不久之后,在公元前195年四月份,刘邦去世,卢绾感觉回国无望,于是就逃往了匈奴,一年多之后因病去世。
在汉初的八大异姓王中,卢绾是最名不副实的,因为他并没有过人的功绩,能够被封为王,纯粹是因为跟刘邦的关系密切。或许他最好的做法是拒绝“燕王”这个爵位,继续安心的做他原来的“长安侯”,只不过人性是不会拒绝这种好事情的,所谓“福兮祸所伏”。
在这个故事中,主要是有三个角色:卢绾、张胜、臧衍,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思考。
首先我们看卢绾和张胜为什么会被臧衍挑唆,其中核心还是利益问题,臧衍抓住了卢绾和张胜的利益诉求,张胜想要继续得到重用,而卢绾想要保持燕王的地位,避免落入跟韩信、彭越等人相同的结局。还有则是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由于有这些情绪在,也难以保持头脑清醒,对于不同行为的后果也无法全面考虑。
然后则是做事需要进行全面盘算。从用意来看,卢绾采取的“养寇自重”策略针对的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场景,让某种威胁持续存在,这样自己就一直会有价值和话语权(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司马懿,而后来随着案例越来越多,皇帝防得死死的,稍有不慎就会因为“养寇自重”的罪名被处罚),可是这个策略需要做得非常隐蔽,卢绾的做法则比较草率,明目张胆地派使者去陈豨和匈奴;他没有去考虑一旦事情败露,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而仅仅是设想着能够按计划推进原来的计划。
最后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务必要有自知之明,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权力边界和信任边界,按照卢绾的自身素质和功绩,他根本就没有掌控“养寇自重”这个策略的能力,并且在汉朝中央军面前,一旦他的谋划败露,他也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心怀侥幸搞投机很容易惹祸上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