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徐 晋
这几天,南京康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汤力内心充满欣喜。这家创办了8年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借助“宁科贷”,获得了2000万元银行信贷支持,利息较普通商业贷款大大降低,助力企业加快推进生殖妇产创新药研发进程。
“成立之初,我们还是一家创新型研发企业,公司手握数个专利尚未产生收益,每年又有大量的研发投入,资金周转问题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汤力介绍,过去5年,在企业发展关键阶段,江苏银行南京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逐步提升企业授信额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科技企业纯信贷就能获得2000万元贷款?银行为何敢做这看似“高风险”的生意?答案就藏在“宁科贷”科技贷款政策中。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却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宁科贷”是南京市专为科技企业制定的贷款政策,今年4月,南京市发布《“宁科贷”产品升级实施方案》,对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政府与银行、融资担保机构等多方风险分担机制。
“按照该政策,政府投入资金设立‘风险池’,用于补偿科技企业可能的信贷风险损失。这项政策深受银行和科技企业欢迎。”记者从南京市科技局采访了解到,南京全市范围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规定期限内首次获得“宁科贷”的,还可获得贷款一年内用信金额年化1%的补贴,最高10万元。
无论是啃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硬骨头”,还是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这些“潜力股”,抑或是给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桩桩件件都离不开资金保障。日前,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推出15项金融措施,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位于江宁高新区的某电气科技公司专注电力智能设备研发制造,从电力智能运维到电力智能机器人,再到新能源并网自动化技术研究应用,企业产品已远销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去年该企业销售业绩突破2.5亿元。
“我们要根据使用需求,为客户专门定制产品服务,从研发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发展,研发资金需求加剧,为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未曾停歇,但受制于收款账期长的原因,流动资金不足限制了企业技术研发的投入。转机出现在今年夏天,企业顺利通过“南京金服”平台申请,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根据科技企业技术与成果转化能力多维度综合评价,为企业提供了2000万元的贷款资金。
企业出题,金融答题。近年来,南京市加快培育完善科创金融生态,制定实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系列举措,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互动格局。为了促进科技企业“需求侧”与金融产品“供给侧”的对接,市科技局创新推出一项颇具亮点的工作,在全市范围布局设立了18家“科创金融服务驿站”,整合创投、银行、保险、证券、担保等各类金融资源,为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办理”科技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各驿站平均与25家金融机构达成稳定合作,累计开展“科技金融双周汇”等融资对接活动百余场,服务企业数量超7600家,撮合债权融资逾2650笔,金额达243亿元。
在“科技+金融”的催化下,南京的创新沃土硕果累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2.2万家。未来,南京市科技部门将持续以“小切口”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灌溉出万顷科创“良田”。
上一篇:三预警齐发 本周依然晴热
下一篇:谨防“考后”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