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家门口的船闸建好了,听说还要建码头。武清区河西务镇庄窝村村民给天津日报微信公众号留言,村民们都盼着大运河早日通航呢,庄窝村要有大发展了。
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了解到,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北运河旅游通航节点工程——北运河木厂船闸工程已顺利通过通水阶段验收,具备通航条件,距离恢复大运河通航联通京津冀又近了一步。
记者近日到庄窝村采访,在村民指引下沿村边运河大堤路来到庄窝闸路尽头的木厂船闸工地,因为还有部分施工没有完成,所以围挡还没有拆。一对中年夫妻兴冲冲地赶来打听施工进展,他们是大运河东岸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红庙村的村民。该村与庄窝村一河之隔,因为有庄窝闸路相连,两村村民多有亲属关系,都期盼大运河早日通航。
庄窝村77岁的村民汪庭禄说,大运河沿岸自汉代以来就有村落存在,人们沿河而居上千年了,元明清三代,大运河通航数百年,两岸经济发达,人们生活富裕。河西务十几个村种菜,供应京津冀市场,以前都走陆路运输。“大运河恢复通航,附近发展旅游、村民卖菜,都方便了。”汪庭禄说。
河西务镇党委书记曹式泉告诉记者,在大运河通航工程计划里,河西务镇将建3个码头,自北向南第一个在庄窝村、木厂船闸上游,叫大沙河码头,还有十四仓码头和河西务码头,都在木厂船闸下游。庄窝村的船闸和码头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大运河自北向南进天津的第一站。如果河西务能够率先实现通航,那么,具有悠久历史的重镇津门首驿河西务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四仓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近年来着力打造的运河鲜食小镇和运河不夜城等文旅项目,将吸引更多游人。
记者查询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官网公开的政府信息显示,木厂船闸为一线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13.38万人次,经论证,同意120客位游船(30.0米×8.0米×1.5米,总长×型宽×满载吃水)作为代表船型。
上一篇: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成功发射(图)
下一篇:国家重点项目!江西正式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