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内蒙古鄂尔多斯7月27日电 (记者李玉波 张翀 通讯员张笑铭 蔡文龙 龚德寿)工业污水从一端进去,经过一系列处理,出来时就变成了清泉!记者今天实地观摩国内首个光伏废水零排放项目——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目睹了该项目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运营管理模式。
这个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由中铁上海工程局市政环保公司参建和运营。自2024年10月正式投产以来,每天可以处理10万吨工业废水。
据中铁上海局蒙苏项目经理程占伟介绍,针对上游废水高硅高硬、高TDS浓度、高氯化物、极低碳氮比、高浓度难降解等污染物特征,水厂采用除硅除硬高效沉淀、多模式AO生化池、除氟高效沉淀、臭氧高级氧化、MBBR系统、超滤+反渗透膜系统等工艺进行处理,这样下来,就能得到高品质的水。这些水再供给企业回用,并通过蒸发结晶系统对膜产生的浓水进行处理,分离出氯化钠、硫酸钠等产品盐,达到废水零排,实现厂区水资源自平衡——这种工艺和零排放为全国首例。
在昨日于当地举办的“2025年污水绿色低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论坛”上,业界专家称,该项目整体以绿色生态、资源循环、低碳运行、水质永续为定位,将污水厂建设为资源工厂,建成后,蒙苏零碳产业园工业用水再生重复利用率达到95%。
据悉,这个面积有45个足球场大的项目,在“建设规模、回用标准、分盐量”上刷新了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领域的三项纪录。
其中,建设规模——一次建成487亩,总投资22.2亿元,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废水零排放工程;回用标准——出水水质全面执行最新标准,并通过十几道深度工艺,把回用率提高到95%,为目前行业最高;分盐量——浓盐水经蒸发结晶系统每天稳定分质产出氯化钠约165吨、硫酸钠约7吨,资源化回收盐总量达2.5万吨/年以上,创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项目单日、单年分盐量新高。
参加论坛和现场观摩的专家们认为,该项目有利于解决零碳产业园工业废水处理及排放难题,减少生产企业对新鲜水的取用量,将很大程度缓解地方水资源供需、水环境达标突出矛盾,有望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典范。
上一篇:中国已搭建起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
下一篇:徒步转山活动带热冈仁波齐文旅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