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表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后,法国外交部长巴罗称计划推动更多欧洲国家跟进。美国方面则表示,将有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在分析人士看来,部分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意在施压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行动,但欧洲内部在巴以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而在美国压力下,是否会有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也有待观察。
法国外交部长巴罗7月26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定于7月28日和29日举行的一场联合国部长级会议上,阿拉伯国家将首次公开谴责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并敦促其解除武装,欧洲国家则将确认他们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意向。巴罗表示,“半数欧洲国家已经这么做,剩下半数也在考虑中”。他还表示,法国将在联合国发起呼吁,争取更多国家加入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列。
在巴罗作出上述表态之前,法国总统马克龙7月24日表示,法国将在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已有西班牙、挪威、爱尔兰、斯洛文尼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截至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40多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欧盟27国中有11国承认巴勒斯坦国。马耳他此前曾表露出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意向。不过,七国集团中尚未有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在马克龙表态后,英国首相斯塔默7月25日表示,英国迫切要求实现加沙停火,“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步骤之一”。德国表示短期内不打算承认巴勒斯坦国。
有媒体分析指出,法国在此时表态将承认巴勒斯坦国,一是为了向以色列施压,敦促其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加沙,二是为了在巴以问题上彰显法国乃至欧洲的立场,为推动巴以和平、落实“两国方案”做准备。法国其实早就计划在今年6月与沙特共同主办落实“两国方案”的联合国会议,并在该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但该会议因以色列和伊朗发生冲突而被推迟。
法国的决定遭到以色列和美国的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指责法国此举将“鼓励恐怖主义”,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表示以色列不会允许建立损害以色列安全和生存的“巴勒斯坦实体”。美国总统特朗普则表示马克龙的表态“没有分量”,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称马克龙的决定是“鲁莽决定”。
与此同时,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当地时间7月27日表示,此前陷入僵局的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正在重回正轨。威特科夫还说,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将进一步增加。自2020年9月以来,已有阿联酋、巴林、苏丹、摩洛哥与以色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积极推动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改善关系。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目前形势来看,中东存在着两条“线”,一是是否有更多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二是是否有更多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这两条线的进展将影响中东局势和巴以问题的走向。其中,沙特的选择至关重要。沙特是美国推动签署《亚伯拉罕协议》的重点对象,但沙特也多次表示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其承认以色列的前提。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认为,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部分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既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也是为推动停火止战早日实现。但是,法国也为承认巴勒斯坦国设置了前提条件,即必须确保哈马斯非军事化和加沙地带的安全与重建,要实现这一前提实际上存在巨大难度。法国能否在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仍需观察。另外,英、德等国作为西方阵营成员,难以完全回避美国的态度,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会更为审慎。
至于阿拉伯国家如何对待与以色列的关系,钮松指出,虽然新一轮巴以冲突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关系造成冲击,但以色列与其现有的阿拉伯建交国仍维持着外交关系,与摩洛哥等国的关系也在稳步推进。阿拉伯国家在发展对以关系上更多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而非巴勒斯坦人的利益,这为以色列对阿拉伯国家展开分别突破创造了条件,美国的“威逼利诱”也将在其中发挥作用。叙利亚和沙特是否会成为以色列的“突破口”,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