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明弘
上周(7月21日至27日),全市场新成立基金35只,合计发行规模276.04亿元,平均单只基金发行规模7.89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以60.44%的发行规模占比成为市场主力,债券型基金紧随其后,混合型基金发行则相对平淡。从产品结构及市场表现来看,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据主导地位,但发行规模分化、托管银行集中度较高等特点显著。
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周股票型基金新成立23只,发行规模达166.85亿元,平均单只基金募资7.25亿元,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业内人士分析,近期A股市场震荡上行,权益类资产吸引力增强,叠加基金公司密集布局行业主题产品,推动股票型基金发行升温。
债券型基金上周新成立7只,发行规模77.03亿元,占比27.91%,平均单只基金规模为11亿元。尽管发行数量较少,但凭借单只产品的规模优势,债券型基金也成为了仅次于股票型基金的重要品类。市场人士指出,债券型基金仍是机构资金及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主要配置方向,尤其是在权益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固收类产品的需求保持稳定。
混合型基金上周则仅新成立3只,发行规模27.26亿元,占比不足一成,平均单只基金规模9.09亿元,显示投资者对该类型产品的认购热情有限。此外,货币市场型、另类投资、QDII、REITs、FOF等基金品类均无新发记录,市场整体聚焦于股债两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的新发基金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共有20只,占比近六成,成为市场主力。具体包括沪深300、上证科创板、中证500、恒生科技等宽基指数产品,以及国证自由现金流、央企红利、机器人等细分主题指数基金。其中,华宝沪深300自由现金流联接A和天弘富时中国A股自由现金流聚焦指数A分别募集26.97亿元、13.64亿元,显示投资者持续关注指数化投资。此外,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和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等医药细分领域产品也获得资金青睐,发行规模分别达6.64亿元、3.27亿元。
在认购周期方面,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短期募集与长期蓄势并存的特点。上周新发基金的认购天数从2天到80天不等,呈现两极分化。易方达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仅用2天便完成募集,映射市场资金对热门赛道的快速响应;而某上证科创板100ETF认购期长达80天,或与其跟踪标的的市场认知度及发行时机有关。
从托管行的分布来看,中国建设银行以托管7只基金居首,交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则分别托管6只、5只,三大行合计托管18只基金,占比超五成。此外,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各托管基金4只、3只,可见头部股份行在基金托管领域仍有渠道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上周基金新发市场呈现“被动化、结构化”特征,被动指数型基金凭借低费率、透明化等优势持续领跑,而短期募集分化则反映出市场对产品创新性和赛道热度的敏感性。未来,随着ETF品种的不断丰富及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的提升,细分领域指数基金和持有期产品或成为公募机构布局的重点方向。
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强化和政策利好不断释放,权益市场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股票型基金发行有望延续活跃态势。同时,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环境下,债券市场仍将发挥“压舱石”作用。不过,市场分化或进一步加剧,具备较强投研能力与渠道优势的头部基金公司将更易获得资金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