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名校联合中学校初二年级4班 沈郅博 指导老师:何北南思
武侯祠在成都南郊,午后的阳光从云层里筛落下来,给整座庙宇染上一层肃穆的金色。巍峨的殿宇悄然矗立,那檐角高耸如凤翅般欲冲天而飞。苍柏森森,肃穆如执戟卫士,那苍翠枝干遒劲盘旋。这棵古柏仿佛将漫长岁月凝缩成一种沉默的守望,令人顿感时光浩渺。
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前殿,光线骤然幽暗下来,只见香案上青烟袅袅升腾,缠绕于梁柱间。目光触及两旁武将文臣的塑像,色彩斑驳,却依旧目光炯炯,屏息凝神。他们肃立两侧,沉默中仿佛仍然守卫着那间空悬的帷帐,以无言的身姿分担着丞相的千钧重负。
穿行过碑廊,无数石刻文字被岁月抚摸得棱角模糊,却依旧显现出深沉厚重的历史印记。身旁碑上的“战”字少了一钩,或许是傅佥在阳安死战时砍断的刀锋。他的嘶喊还激荡在碑廊之中:“慷慨赴国难,青山侠骨香;此生身许国,奋勇肝胆热!”诸葛瞻绵竹出征,临难而死义,无愧先父。他的诗句永远留在了锦城的庙堂上:“百年魏晋烟云散,千古隆中日月光。”
我们缓步趋近正殿,诸葛亮塑像端坐中央,羽扇轻握,目光深邃如古潭之水,遥望着不可及的远方——那目光仿佛能穿透殿宇,越过群山,直抵蜀道尽头。最终,我们停驻在《出师表》的石刻前。那字字句句如刀劈斧凿:“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一笔一画之间,仿佛能听见那伏案疾书时笔尖与竹简的摩擦声,声声如铁,字字如血,静默地嘶喊着“鞠躬尽瘁”的肺腑誓言。
我伫立碑前,心头灼热。墨迹之间,生命为报知遇之恩化身烛芯,灼灼映亮后世,默默映照着每一个后来者:他燃烧自己,非为照亮生前荣华,而是要把那“死而后已”的耿耿心迹,刻进华夏万代的记忆里。
我蓦然顿悟,武侯祠里埋藏着的,并非仅仅是属于过去的故事;它更像一座精神灯塔,在历史的河岸上熠熠生辉。当千古一相燃尽生命最后一丝烛光时,这“鞠躬尽瘁”化为一种永恒的光亮:它照彻千古,令后世每个走近的灵魂,都不得不谦卑地躬身——面对那为信念燃烧殆尽的丹心,我们怎能不俯首自问:自己生命之烛,究竟为谁点燃,又能否燃尽至最后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