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迪是否参加9.3阅兵活动?——从战略博弈看其复杂性
创始人
2025-07-27 21:31:00
0

(来源:华山穹剑)

近日,印度政治评论家维杰·普拉沙德对中国媒体说:“我强烈建议,在9月3日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将在天安门广场会面、共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莫迪先生也能一同前来北京。”

中国9.3阅兵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活动。对于是否邀请印度总理莫迪参加,需结合中印关系现状、地缘博弈逻辑及印度国内政治生态综合研判。以下从必要性、可能性及潜在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管之见,仅供参考:

一、印度参加的价值,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作用。

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和新兴经济体,若受邀参加,可体现亚洲国家共同维护和平的姿态。所以印度学者维杰·普拉沙德等提议,中俄印领导人共同观礼有助于化解分歧,推动“亚洲团结”叙事。

莫迪若出席,可能被视为印度对华政策调整的信号,尤其在边境问题缓和的背景下,如2024年喀山金砖峰会后的互动。

莫迪与中国领导人同框,可缓解国际社会对中印对抗的担忧,为金砖扩员创造积极氛围。

同时,印度在经济有诉求,亟需中国市场投资与技术合作(如铁路、新能源),参与阅兵或可换取中方在金砖机制中的支持,并可能对中印边境问题起到催化作用。

此外,从莫迪个人政治遗产考量,若促成中俄印三方互动,莫迪可塑造“亚洲和平缔造者”形象,为其今后大选加分。

二、莫迪参加面临的问题,风险与困境考量

必须看到,印度的战略摇摆性,会使现实受到明显的制约。印度长期奉行“平衡外交”,既希望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如加入金砖、上合组织),又担忧对华依赖损害自身利益以及与美西方关系。参与阅兵可能被解读为“亲华”,冲击其“战略自主”形象。

同时,印度国内政治压力巨大。中印边境问题虽暂趋缓和,但核心矛盾(如实控线争议)未彻底解决,印度对华仍存戒心。目前印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莫迪政府若高调访华,可能被反对派攻击为“向中国屈服”,影响其“强人政治”人设。

长期的风险是,印度肯定会“借势涨价”,若莫迪借此向中方索要更多让步(如市场准入、克什米尔问题支持),可能影响今后谈判平衡。

此外中美博弈激烈,印度参加可能引发美西方过度解读,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施压印度在对华问题上“站队”,可能以“中国施压印度”为由,迫使印度在对华政策上倒退。对此莫迪肯定会避免被卷入大国对抗。

三、中国对莫迪访华,持理性开放包容态度

当前中印关系的核心矛盾是结构性矛盾(边界、地缘竞争),而非短期外交姿态。

因此,中国无需刻意追求印度参与93阅兵活动,欢迎但不强求。

中国一贯主张“不针对第三方”的多边主义,对印度参与持开放态度。中印更需通过务实合作(如经贸、气候议题)积累互信,而非依赖象征性外交动作。

因此,若莫迪愿意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自当以礼相待。

莫迪来或不来,中国阅兵照常震撼。中国不需要通过任何外国领导人的出席来证明自己的国际地位。

7月21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对印度《印度教徒报》采访时说:中方将于今年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峰会,欢迎莫迪总理赴华参会。莫迪总理曾表示,印方愿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

那么,莫迪是否出席天津峰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工智...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在上海连续举办的第八届,展览展示面积首次...
中方回应柬泰表达停火止战意愿 【#中方回应柬泰表达停火止战意愿# 】#中方希望柬泰尽快停火止战# 外交部发言人就柬泰边境冲突答记者...
青龙(外三首) (来源:衢州日报)转自:衢州日报  老狼  天地间的一阵悸动  你自《周易》乾卦中游出  便骑在黄河...
31个省份上半年GDP出炉:整... 转自: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孟珂 韩昱    7月26日,海南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海南省...
李小冉回应删何炅微信被吐槽“情... (来源:都市现场)7月27日,“李小冉把何炅微信删了”话题登上热搜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随后,李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