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当地时间7月26日,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人们谈论着同一个名字——上海。从午后至深夜,“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在室内外不同空间举行了十余场演出和活动,吸引观众约2万人次。人们排着长队,等待与上海相遇。
当舞剧《白蛇》在2500多个座位的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当十二生肖和“美猴王”吸引孩子们的目光,当魔都游园会在达姆罗什公园迎接往来的人流,当《明日方舟》游戏音乐奏响,当海派爵士与嘻哈街舞在中央舞池迸发……从午后到深夜,“上海日”浓缩了应接不暇的精彩。
“‘上海日’太受欢迎了,剧场外、街角到处都是排队的人群,有盛装打扮的夫妇,有三代同堂的家庭,有不同肤色、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对上海,对中国文化都充满兴趣。”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真理子·西尔弗说,“纽约和上海有许多共同点,既有历史底蕴,又有创新精神,这是这两座城市充满活力的原因,我们通过文化与艺术交流和对话。”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上海日”现场,到处都在排着长队 吴桐 摄13:30 大卫·寇克剧院从剧场到街头,处处有《白蛇》
午后,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渐渐被填满,上海大剧院原创舞剧《白蛇》在纽约的首场演出正式拉开帷幕,两天三场,辐射4500余名观众。
舞剧《白蛇》在纽约的上演备受瞩目。无论是时代广场大屏幕还是地铁口的广告牌,随处可见舞剧《白蛇》的身影。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CBS)、纽约本地新闻频道PIX11电视台还对该剧进行了直播报道。《白蛇》艺术总监谭元元说:“这是一部带有上海文化、风格、品位的作品。你可以在一场演出中看到芭蕾、中国古典舞等各种各样的风格。”
《白蛇》亮相时代广场大屏
为了更好地向纽约观众呈现《白蛇》之美,剧组按大卫·寇克剧院技术要求完成了1:1舞台复原,并对部分舞段细心打磨,音乐、舞美、服装同步雕琢。演员们也提前抵达纽约,适应时差,调整身体状态,只为了将最佳效果呈现给观众。
上海大剧院原创《白蛇》演出剧照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引进海外优秀项目,纽约爱乐、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等都曾在沪演出。此次《白蛇》来到纽约,是一次很好的‘回访’,希望让海外观众看到当代上海舞台艺术的风貌与探索。”
“太美了!”看完《白蛇》首场演出,纽约观众本·巴里奥斯说:“虽然之前从未了解过这个传说,但在一幕幕景致中,在演员们的表演里,我触摸到中国文化之美。”观众安娜对台上舞者们身着的戏服印象深刻,古典刺绣与现代剪裁的融合,既传统又时尚。
观看《白蛇》的观众
16:00 大卫·鲁宾斯坦剧场遇见十二生肖和“美猴王”
《白蛇》首演刚结束,与大卫·寇克剧院一街之隔的大卫·鲁宾斯坦剧场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人们为上海民族乐团《国乐中的十二生肖》而来。
演奏家们用民族乐器演绎十二生肖主题曲,大屏幕上,水墨动画同步“起舞”——憨态可掬的兔子轻抚古琴,机灵的猴子敲锣捞月,威猛的老虎随鼓点腾跃。
今年11岁的米莱娜正在学习中文和中国功夫,父母带着她和弟弟来到音乐会现场。米莱娜的母亲说,因为女儿从小学习中国文化,一家人都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们的表兄妹刚从上海旅行回来,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去上海!”
上海民族乐团《国乐中的十二生肖》
音乐会现场,小观众们有的询问着自己的生肖,有的对琵琶、二胡、扬琴等中国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岁男孩戴维斯迷上了唢呐:“想学这件乐器,太有能量了!”
音乐会进行时,许多未能成功预约的观众闻讯而来,在门口有序排队,希望能进场与“十二生肖”相遇。上海民族乐团的工作人员们给他们送上十二生肖的文创礼品。
得知无法进场听音乐会,观众朱利安仍不愿离开,继续等待两个小时后,他终于进入大卫·鲁宾斯坦剧场前厅,在当晚19:30观看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放映。“我喜欢玩游戏《黑神话:悟空》,从此成为‘孙悟空’的粉丝。今天我为‘上海日’而来,不虚此行!”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放映
20:00 达姆罗什公园听着《明日方舟》,来一场魔都游园会
夜幕降临,暑气渐消。绿树掩映的达姆罗什公园有一座白色贝壳状露天音乐台——古根汉音乐台(Guggenheim Bandshell)。这里可容纳2400名观众。
20:00,上海企业鹰角网络的游戏《明日方舟》旋律被奏响,把观众们带到“泰拉大地”。《明日方舟》全球注册用户已突破一亿,其线下音乐会品牌“音律联觉”曾荣获HMMA好莱坞音乐传播奖。
《明日方舟》音乐会现场 吴桐 摄《明日方舟》音乐会现场 吴桐 摄“几天前,线上预约的1600张票已经被抢光,还有800张票供现场观众排队领取,观众中有许多是我们的用户。”上海鹰角网络党总支书记董骁说,“《明日方舟》游戏音乐会每次在上海举办总能吸引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奔赴,这次走出国门,来到纽约,希望与更多海外粉丝亲密接触。”
游戏音乐会进行的同时,达姆罗什公园的“魔都游园会”也正热闹。从18:00至22:00,游园会吸引了穿梭如织的人群,他们在这里体验非遗的魅力:制作一枚盘扣,拿起剪刀创作上海剪纸,欣赏老凤祥珐琅艺术家现场呈现百年工艺,尝试书法和篆刻,一个孩子画上“美猴王”戏妆,一只手挠头,一只脚弯曲,学得惟妙惟肖。
魔都游园会现场
22:00 中央舞池纽约仲夏夜,与上海共舞
在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中央舞池,喷泉之上,一颗巨型迪斯科球悬挂,在灯光照射下闪烁夺目。从17:00到23:00,“上海日”用街舞表演、海派爵士与静音迪斯科点燃了纽约的夏夜。
在DJ的舞曲中,来自上海的少年舞者们展现霹雳舞(Breaking)、机械舞(Popping)、嘻哈舞(Hip-hop)等多元风格。爵士音乐会上,有“爵士小号诗人”之称的李晓川携乐队,以原创作品开启一场东西方音乐交融的旅程。
街舞表演
海派爵士表演现场 吴桐 摄21:00以后,中央舞池变身“静音迪斯科”(Silent Disco)现场——观众佩戴耳机,在DJ引领下沉浸于多样化的音乐节奏中,自由舞动。DJ的选曲中,有来自非洲的音乐,也有来自中国的《难忘今宵》。
“静音迪斯科”现场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的灯光渐次熄灭,但“上海日”带来的文化共振仍在延续。艺术的语言无须翻译,它在足尖的旋转中、在音乐的旋律里、在游园会的笑谈间,悄然连接起人们的心灵。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不仅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魅力,更见证了两国艺术家的深情厚谊。”
原标题:《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排起长队,“上海日”吸引观众2万人次》
栏目主编:施晨露 图片来源:除标明外,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