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7月25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5年6月末,安徽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1905.41亿元,同比增长9.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1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安徽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5896.90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5260.62亿元,占比约89.21%,中长期贷款是主要增量来源;住户贷款新增611.98亿元,占比约10.38%,经营性贷款是主要增量来源。在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安徽信贷数据整体呈现平稳运行态势,金融“五篇大文章”亮点凸显,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从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11116.41亿元,同比增长14.9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56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123.26亿元;基础设施业贷款余额15973.24亿元,同比增长6.48%,较年初增加959.47亿元;涉农贷款余额26532.72亿元,同比增长7.96%,较年初增加1924.97亿元。“科技贷款余额16502.92亿元,同比增长16.71%,其中,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8604.49亿元,累计服务企业44527户,比上年同期增加5202户。还有普惠、养老、数字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16%、59.28%和18.19%,都显著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王东表示,今年以来,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推动信贷资源持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实现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支撑有力重点领域平稳发展。
在融资成本方面,政策利率下调带动1年期、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进而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步下降,2025年6月份,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21%,同比下降39个基点。“我们还紧抓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的窗口期,成功申请240亿元新增额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目前,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限额合计1265亿元,一揽子货币政策实施以来已为安徽法人金融机构节约利息支出约700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货币政策处潘力工处长表示,他们出台省级层面落实一揽子货币政策的指导意见,积极通过降准、政策利率引导、高效使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有效促进了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结构优化以及融资成本降低。
会上还发布了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情况。今年3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在省内正式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通过银行协助企业填写“贷款明白纸”,清晰、真实、全面地向企业明示利息及各类融资费用构成的年化综合成本。截至目前,试点已覆盖全省61家银行机构、4.3万笔贷款,惠及超3.7万户经营主体,有效保障了企业知情权,助力治理不合理收费,促进银企良性互动。(经济日报记者 李思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