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小博士)
近期机构调研重点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截至2025年7月27日)
一、能科科技(603859.SH)
核心逻辑:AI+工业智能化领军者,战略转型加速兑现核心优势与亮点:
短期(1-2年)
:提升AI Agent技术能力,目标成为国内工业智能化龙头;
中期(3-5年)
:打造国际水平AI产品,构建智能化生态。
2024年下半年确立“ALL IN AI”战略,分两阶段推进:
业务布局覆盖“AI+具身智能”“AI+工业研制”“工业软件+AI助手”三大方向,已开发7款垂域模型及20余款场景应用Agent,技术壁垒显著。
民用领域拓展
:完成两款具身智能垂域模型开发,计划向民用工业场景延伸;
工业场景深耕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5款垂域模型落地,专注国防军工、汽车等高壁垒行业;
AI助手规模化
:近10款智能助手成熟应用,客户推广部署中,预计2025年AI业务收入达5亿元。
与华为云深度合作,整合昇腾算力与ModelArts平台,加速AI产品落地;
政策红利加持,受益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尤其在民用工业领域市场空间广阔。
股价弹性
:6月23日以来累计涨幅37.06%,市值90.91亿元;
机构关注度
:73家机构参与调研(居市场首位),90天内10家机构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36.16元(已突破)。
风险提示:传统业务收缩可能拖累短期业绩;AI研发投入或侵蚀利润。
二、广电计量(002967.SZ)
核心逻辑:检测龙头加码战略赛道,定增夯实长期竞争力核心优势与亮点:
2025H1归母净利润预增19.2%-25.48%至0.95-1亿元,国有背景+技术能力构筑护城河。
募资投向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卡脖子”领域,响应国家战略;
重点强化人工智能检测能力,匹配国产替代需求,未来5-10年增长确定性高。
受益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检测认证行业需求扩容,公司作为龙头优先受益。
风险提示:定增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三、豪鹏科技(001270.SZ)
核心逻辑:AI+端侧硬件放量,业绩拐点显现核心优势与亮点:
2025H1归母净利润预增228%-272%至0.9-1.02亿元,毛利率提升驱动盈利改善。
聚焦AI+端侧应用,与头部客户联合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覆盖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场景;
HBS精益生产系统降本增效,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服务全球500强及细分领域龙头,终端客户覆盖苹果、华为等头部品牌;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布局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区域。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波动;AI产品研发投入超预期。
四、能特科技(002102.SZ)
核心逻辑:医药中间体龙头,业绩爆发式增长核心优势与亮点:
2025H1归母净利润预增480%-568%至3.3-3.8亿元,全资子公司能特公司贡献超4.4亿元利润;
核心产品(孟鲁司特钠中间体、他汀中间体)全球成本优势显著。
剥离非核心资产(如燊乾矿业股权转让),专注精细化工主业;
工艺技术创新持续,开发国际领先新产品,巩固行业地位。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资产处置进度不及预期。
五、大禹节水(300021.SZ)
核心逻辑:水利政策红利+AI赋能,订单驱动高增长核心优势与亮点:
2024年新签订单53.14亿元(同比+61%),EPCO模式占比44%,政策资金支持回款改善;
2025年H1营收5.35亿元(同比+15.6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97亿元创历史新高。
自主研发“潺水”系列水利模型,数字孪生灌区技术入选水利部推荐清单;
DeepSeek大模型提升墒情预测精度15%-20%,AI积水识别系统部署于30城防汛节点。
海外业务覆盖50国,中亚、中东订单加速落地,目标2026年海外营收占比突破30%。
风险提示:地方债务风险;国际地缘政治波动。
总结:核心赛道与策略建议
AI+工业
:能科科技(技术领先+生态合作)、广电计量(政策红利);
业绩高增
:能特科技(医药中间体龙头)、豪鹏科技(AI硬件放量);
政策驱动
:大禹节水(水利现代化+AI赋能)。策略:短期关注AI订单落地与政策催化,中长期布局技术壁垒高、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