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安徽省水利厅获悉,受近期降雨、来水严重偏少以及持续晴热天气影响,我省部分地区农田缺墒,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水位低于旱警水位,部分河湖水库蓄水严重偏少,城乡供水水源紧张。
7月23日18时起,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加强重点水利工程调度,引江济淮一期、淮水北调等省管调水工程先后实施调水缓解旱情。
7月1日出梅以来,我省面平均雨量36毫米,较常年同期少8成,其中淮河以北仅12毫米,为1950年以来同期最少。气象预测近期我省无强降水过程,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河湖库蓄水逐步减少,旱情将进一步发展,抗旱供水形势趋于严峻。
7月17日以来,引江济淮工程累计向淮河流域、淮河干流分别调水11593.24万立方米、10205.323万立方米,保障了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城乡生活、生产和农业等用水需求。与此同时,省水利厅已于7月25日启动引江济淮西兆河线向淮河流域应急补水。
为应对驷马山灌区面上降水量较常年偏少近7成的严峻形势,驷马山灌区乌江泵站于今年2月14日进入供水模式。随着江淮分水岭地区旱情日益显现,驷马山上游灌区及合肥等城市用水吃紧,4月12日,驷马山滁河一、二、三级站全线开机。今年以来,累计提调长江水2.26亿立方米,全力保障滁州、马鞍山、合肥用水需求。
淮水北调工程于7月23日9时启动本年度第五轮调水,今年以来,累计分别向宿州市、淮北市调水2880.87万立方米、981.72万立方米。茨淮新河灌区自7月3日启用上桥泵站抽水以来,已累计抽水14002.41万立方米。
目前,龙河口引水工程正常态化向磨墩水库调水,淠河总干渠持续向董铺水库调水。今年以来,淠史杭灌区共调水203519.11万立方米,其中向合肥市董铺水库调水33811.59万立方米,向磨墩水库调水5283.11万立方米,向舒城调水278万立方米,向庐江调水5779.39万立方米。(记者 汪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