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陈璠)今年以来,在市发展改革委支持推动下,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依托天津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创新打造了“津融善贷”融资新产品。上线两个月,“津融善贷”已为企业成功融资逾400笔,融资金额近10亿元,为民营小微企业注入强劲金融活水。
据了解,“津融善贷”是创新和优化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模式的一项金融科技成果。通过深入一线精准把脉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建行天津市分行依托我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唯一出口”——天津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深度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水电气等多维信用数据和银行掌握的金融信用数据,构建起一套高效智能的信用评估模型,实现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精准画像与快速响应。
有了这一模型,“津融善贷”展现出强大的优势。一方面,依托信用数据支撑,银行得以穿透传统信贷视角,显著缩短贷款审批周期;另一方面,依托信用评估的精准化,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切实提升了融资服务的可获得性与满意度。企业通过天津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即可高效对接融资服务,体验“数据跑腿”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津融善贷”的创新实践,标志着我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行天津市分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表示:“该产品充分释放了公共信用数据的应用价值,使金融机构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识别和服务优质小微企业客户,真正实现‘信用有价’。”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联合各有关部门持续发力,深化信用信息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引导金融机构深挖信用信息价值,探索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融合应用,围绕特定产业链与经营场景,创新开发场景化、专属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制度,为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赏扇中乾坤 迎清风徐来(图)
下一篇:津产电动摩托车自行车加速“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