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湘江边的蝉鸣渐起,三湘大地“火炉”模式正式开启。从2012年到2025年,十三载寒暑轮回,湖南为高温下的劳动者砌起的“防护墙”,一年比一年结实。从政策条文的字斟句酌,到田间地头的踏实行动,从维权路上的认真较劲,到街头巷尾的贴心守护……这道“清凉防线”越筑越牢,让每个在高温里打拼的劳动者都能在炎夏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清凉。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王智芳 通讯员 廖为 余莲 单琬芸 彭靖贻
【政策完善】
高温津贴要发现金
作业时间按气温分档次
2012年的夏天,长沙建筑工人周建国顶着烈日,满头大汗在工地干活,他当年领到手的高温津贴只有100元。“那时候湖南执行的高温补贴还是2005年的老标准,干多干少一个数,晴天雨天一个样。”周建国说,这一年,国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出台,给地方政策升级按下了“快进键”。
2023年6月,湖南省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夏季高温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同年,省总工会把高温津贴标准定在“每月不低于300元,连发7、8、9三个月”,还特意强调“得给现金,不能用物资顶替”。对此,快递员刘芳最有体会:“以前公司发几箱凉茶就完事了,现在工资单上明明白白躺着300元,心里踏实多了。”
今年6月30日,省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的高温保护提醒里,对作业时间的划定也越来越细,按气温分成了好几档:40℃以上,室外作业直接停;37℃到40℃,全天户外作业累计不能超6小时,一天中最热的那3小时绝对不能干活;35℃到37℃,就得换班轮休,还不能加班。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则更受照顾,35℃以上的露天作业、33℃以上的车间,都不能安排。而且,高温天停工或者缩短工时,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维权行动】
不给农民工发高温津贴
公司补发后还要挨罚
2024年8月,娄底某建筑公司的会议室里,农民工李建国捏着补发的600元高温津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策的分量。就在一个月前,他和20多个工友发现7月的高温津贴没了,“公司说‘雨天多,没达到发钱标准’”。
工会接到举报后,带着测温记录仪直接去了工地。连续三天实测,就算下雨,户外温度也好几次超过了35℃。劳动监察部门调的考勤记录也显示,李建国他们当月户外干活超22天。最终,李建国所在的公司不仅给21个人补发了1.26万元津贴,还被罚了2万元。
“这可不是个例,是给大家敲警钟,让更多企业不敢再马虎。”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以来,全省查处的高温权益违规案件不少,追回的津贴也不是个小数目。
【“贴身守护”】
工会“五送”小分队为一线职工“送清凉”
户外劳动者的事,“娘家人”最上心。每年一进入夏季,工会的“五送”小分队就是高温里的“移动清凉站”。
7月17日,省总工会启动“送清凉”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率队慰问高温下的一线劳动者。
现在,全省各级工会都组织了慰问队,在7月—8月这段时间,到工地、高温车间、执勤点、工会驿站等地方,给一线职工送清凉物资、讲政策、搞健康培训、做体检、帮维权。
“以前被扣了高温津贴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工会干部教我们查工资条、记测温记录,还说‘有事儿打12351’。”长沙的钢筋工陈强说,这“送维权”让他明白了如何依法护着自己。
现在“12351”湖南省总工会服务职工热线由省总工会热线呼叫中心集中接听,接到职工咨询在线答复,职工诉求形成工单即时派单,14个市州工会接到后限期办理,确保了职工的诉求快速响应。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熟知政策,湘西州总工会把高温条款编成苗歌小调,在赶集的时候用大喇叭播放;张家界的网红“维权小姐姐”带着测温仪直播,现场演示“35℃以上咋跟老板要津贴”,一场直播就有10万人看……
外卖骑手赵磊说得实在:“以前总说‘不知道有这政策’,现在刷个短视频就全明白了。”
【“清凉港湾”】
全省已有街头工会驿站5006个
此外,各地工会还把驿站、职工服务中心、工人文化宫变成了“避暑角”,随时备着冰凉的饮品、应急药品等。
7月24日,长沙市雨花区东塘商圈的工会驿站(雨花英维站)里,志愿者刘元军正忙着收拾。
“户外劳动者扫码就能领免费零食、药品,外卖小哥车胎没气了能在这儿打气,还有防暑口罩。冰箱里的冰水随便喝,平时还备着冰棒解渴。”刘元军介绍,驿站因地处商贸发达区,每天有300多名快递员、外卖小哥、代驾、环卫工来歇脚,“这里是24小时开放的‘不打烊休息室’”。
长沙市开福区司马里站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点,由开福区总工会挂牌,开福区环卫所负责建设及硬件配备,现由环卫所与开福区水风井社区联合管理。社区书记张玉介绍,站内有电视机、冰箱、空调等设施,社区还提供书籍、工具箱及轮椅、雨伞等。
“这里最初是为环卫工人设的点,现在服务人群涵盖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居民、摩的司机等,成了全民开放的休息处。”张玉说。
在此工作8年的环卫工人夏珍表示,她每天7:30到17:30巡查马路,驿站带来不少便利,“夏天能把饭菜、水放冰箱,休息时能吹空调、喝凉水,还有微波炉、热水和凉茶”。
该驿站负责人田勇表示,驿站设施齐全,夏天可避暑、冬天能御寒、雨天能遮风挡雨,高温时供工作人员调整状态。工会还会提供凉茶、清凉油等物资。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这样的驿站已有5006个,都可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软件搜索到。
“渴了有水喝,累了能歇脚,冷了能取暖,热了能纳凉,受了委屈能找志愿者联系工会,这是户外劳动者对驿站的共同评价。”田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