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累计推出37部,国内首套国际政治学原创丛书助力中国理论“走出去”
创始人
2025-07-27 00:00:58
0

(来源:上观新闻)

如何推动中国学界与世界前沿学术的平等对话?走过30年累计推出37部著作,国内首套以国际政治学原创理论专著为特色的“当代国际政治丛书”恰是生动注脚。

这套丛书创办于1995年,致力于挖掘优秀学术成果、打造顶级学术平台,见证推动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成长。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当代国际政治丛书”30周年与中国国际关系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出版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

丛书涉及世界体系、国家主权、民族观念、冲突合作、地缘政治、制度选择以及交往机制和结构性问题。自2018年以来,丛书中多本著作实现版权“走出去”,并斩获多个奖项,带动“关系理论”等核心概念进入全球国际关系研究话语体系。从引介、批判西方理论,到立足中国文化、思想和经验探索理论创新,丛书在为中国学者发声、助力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学术价值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

“丛书既强调对国际重大问题的学理性阐述,也兼顾理论范式、学术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在此过程中体现来自中国视角的关怀。”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谈到,面对百年变局与人工智能技术新挑战,丛书要坚持以理论原创为核,以品牌效应为翼,致力于推动中国理论“走出去”,实现从“西方理论消费者”到“经典概念供给者”的跃迁,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贡献智慧与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冯绍雷以“国际政治理论的范式重探与国际格局的再转型”为题发表演讲。他提到,随着当代国际形势深刻演变,面对研究范式转型的挑战,具有四条解决路径——将不可行命题转化为可行;推动理论多元开放;密切理论与实践;化复杂生疏问题为熟悉案例。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外交学院原院长秦亚青认为,知识需在开放系统中通过交互涵化检验升华,丛书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从实践中不断汲取知识,与其他地域文化背景生产的知识交互涵化、共同催生的国际政治领域的学术公器,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发展提供了基础。期待丛书作为开放性知识生产平台,继续促进中外学术对话争鸣,成为传播先进理念和建设学术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教授苏长和看来,未来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需积极拓展海外学术市场,通过与本土化与全球化良性互构,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进行专题讨论,探索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创新的实践路径,积极建言献策。

“当年策划这套丛书,就是要从国际国内相互关联的角度,对重大国际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原党委书记、总裁陈昕表示,多部作品“走出去”,说明丛书学术价值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国际认同,有望推动学术成果创新性发展和国际化传播再上新台阶。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志敏透露,丛书自创立之初起,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国际关系学人。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学术重镇之一,国务学院将与多方合作,为学者营造潜心学习、勇于创新的学术环境,构建更加成熟、自信、开放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原标题:《30年累计推出37部,国内首套国际政治学原创丛书助力中国理论“走出去”》

栏目主编:李婷

来源:作者:文汇报 许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北京密云怀柔雨特别大 【#为什么北京密云怀柔雨特别大#】#北京大暴雨为什么下在密云怀柔#这次降雨为什么在密云和怀柔特别大?...
最新或2023(历届)幼儿教师... 转眼间,来幼儿园已经四个月了,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现在,我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
最新或2023(历届)中专毕业...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
56名闽籍新生携笔从戎 国防科技大学新生见面会暨绶带授予仪式首次在厦门举办。 (赵博洋 摄)  昨日,56名2025级国防科...
最新或2023(历届)药学毕业... 我是20XX药学毕业生,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在思想认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我是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