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论坛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张学智:王阳明学问是实践中的活智慧
创始人
2025-07-26 22:46:06
0

  “王阳明的学说与朱熹最大的不同,在于王阳明的学问是实践当中的活智慧,给人以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7月26日,在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上,国际儒联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张学智表示。

论坛现场

  论坛中,张学智以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及其豪雄式人格为切入点,围绕“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核心学说,从实践智慧的视角展开解读。

  他首先阐述了王阳明学术思想与事功的紧密关联:王阳明一生的功业推动着其学术思想的演变,而成熟的思想又反过来助力他建功立业,二者共同造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格。张学智特别提到王阳明的四次赫赫战功,认为这正是其“实践智慧的生动体现”,并强调阳明心学并非书斋里的空谈,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思想体系。

  张学智聚焦“龙场悟道”这一关键节点,解析王阳明心学的诞生。他指出,王阳明早年两次尝试“格物”未果,直至在龙场的困顿中领悟到精神力量的重要性,才确立了心学体系。针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核心概念,他分析了阳明心学与朱子理学的区别:朱熹所说的“物”是独立于主体的客体,而王阳明的“物”则与精神活动紧密相关,即“意之所在便是物”,核心在于心与物不可分割。

国际儒联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 张学智

  谈及“致良知”,张学智解释其呈现“从内到外”与“从外到内”的双向运动:“从内到外”是将内心良知推及于事事物物;“从外到内”是将世间磨砺的感悟内化于心,让人的理性、意志、情感、直觉更趋完善。这种互动如同“滚雪球”,循环往复、不断深化。

  张学智分享感悟时谈到,王阳明的一生,本质上是对人精神世界的各种要素不断整合、凝练的过程,而这种整合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让人能更有力量、更清醒地面对和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记者:杨婧 彭典

  一审:罗亚楠

  二审:汤成伟

  三审:侯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平塘:水龙文化旅游节纵享夏...   今天(7月27日),第十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旅游节的系列活动在黔南州平塘县中国天眼景区狂欢收...
三大行业将迎首次碳排放配额分配...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
AI开源开放创新平台“焕新社区...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网资讯)...
揭东区磐东街道风貌带整治提升工... (来源:揭阳日报)阶段来,揭东区磐东街道聚焦“三清三拆三整治”重点任务,全力推进省道S234线揭东区...
十部门: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经济观察网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指导电商平台以公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