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文汇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首日,上海世博会展馆外降雨“随机播放”。展馆内,一张电子屏捕捉到了其背后推手——西北太平洋上,停止编报的“范斯高”“竹节草”低压系统和第9号台风“罗莎”共存,海上东风气流为申城带来风雨影响。
这块屏幕便是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以其为核心的全民早期预警方案“妈祖(MAZU)”今天(26日)在本届人工智能大会现场首发,向世界共享防灾减灾“中国方案”。
实现分钟级灾情收集与本地化防御指引
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曾沁透露了“妈祖”这一名字的由来。“妈祖是中国沿海敬仰千年的气象守护神,而其英文名字的四个字母分别对应多灾种预警(Multi-hazard)、零信息差传递(Zero-gap)和普惠全球(Universal)。
曾沁介绍,MAZU-Urban是一个城市用户端早期预警业务系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引擎,深度融合先进算法与多源数据,搭载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产品、气象开源模型。
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磊进一步解释道,MAZU-Urban创新构建一体机端、平板端和手机端“三端一体”的智能架构。其中,一体机端服务气象与应急管理部门,融合国际标准与本地准则,实现分钟级灾情收集和本地化防御指引生成;平板端则聚焦港航等行业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气象风险评估;手机端面向公众,一旦发生灾害天气,智能体便能基于用户定位,第一时间提供避险指引、最近的应急场所导航及应急联系方式。
中国方案弥合技术鸿沟,提升全球气候韧性
现场,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将“AI气象预警钥匙”交给吉布提、蒙古两国代表,代表着即日起,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智能体(MAZU-Urban)将开启跨国气象防灾减灾使命。
“这项技术不仅造福中国,其开源共享的运行形式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弥合不同国家的技术差距,提升全球气候韧性。”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说。
在技术层面,“妈祖”以云端早期预警系统为核心,根据不同国家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的解决方案。其技术内核贯通国际标准与本地化实践。
冯磊介绍,自今年1月以来,该智能体已在亚洲、非洲及大洋洲35个国家和地区试用,广受好评。今年7月,巴基斯坦气象专家齐码利用云端早期预警系统,提升了近期季风降雨的预报水平。埃塞俄比亚气象局副局长贝椰内也表示,通过埃中两国开展的早期预警合作,有助于埃塞俄比亚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
“MAZU-Urban是上海市气象局牵头研发推广的第一款全球共享产品。未来,上海市气象局还将继续致力于凝聚全球智慧与力量,共同提升全球气候治理能力,为全球气象防灾减灾事业贡献更多上海经验和中国方案。”冯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