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I 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边界。因此,今天在上海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备受关注。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推出140多场论坛。超1200位嘉宾汇聚本届大会,包括12位图灵奖及诺贝尔奖得主,超80位中外院士。海内外科技“大咖”们聚焦AI如何为全球人类构筑更加普惠、美好的明天,展开深入讨论。
上午,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主论坛上,2024年诺贝尔奖得主、2018年图灵奖得主、有着“AI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围绕“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主题,带来开场演讲。随后,多位中外学者、企业家,聚焦“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展望”“同球共济推动AI普惠发展”等话题,展开对谈。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抛出了中美之间如何加强AI方面的协作、加强互信的问题。对此,美国相对论空间公司执行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认为,关键是要让中国和西方的研究人员互相交流,要确保人类能够控制住这些工具。
而就如何打造开放普惠的AI发展环境,引导AI真正为全球人类服务,也成为现场多方共话协作创新的焦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杰出教授斯图尔特·罗素说,通用人工智能应该成为一个全球的公共资源,可以给所有人分享,这样也能够消除竞赛式的紧张感。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府与政策学院教授、工程学院教授吉莉安·哈德菲尔德指出,AI是一种变革性的技术,需要经济、法律、基础设施的变革来匹配,现场听到很多人讲开源以及开放权重,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则认为AI的进展和AI的安全同等重要,所以AI的研究本身不是一个“零和游戏”,过去一年他也跟很多国际学者有合作和交流,大家希望共同去寻找“构建安全AI”的方式。
另外,科学前沿与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两场全体会议也在下午同步举行,涵盖人工智能赋能生命科学、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
“AI教父”杰弗里·辛顿就在现场畅想,未来机器人也许可以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他甚至认为机器人会比人类学会更多的东西,他对此信心十足,不过他也指出,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做很多研究。
在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书生”多模态大模型、科学发现平台等也在现场发布,将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带来新机遇。为了促进AI和科学的深度结合,研究院发起了AI FOR SCIENCE 攀登者行动计划,所有资源包括模型、数据、平台都会对参与者全面开放。
中国科学院联合团队研发的"磐石·科学基础大模型"等重大成果也在现场正式发布。
世界人工智能今天进入“上海时间”。举办到第八届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年国际影响力再次全面提升。大会展览展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地上地下空间被充分挖掘,较去年增长超三成;800多家企业争相前来参展,较去年增长近60%;规模创历届之最。
与此同时,3000多项前沿展品将在这两天集中展出,涵盖40多款大模型、50多款AI终端产品、60多款智能机器人。其中,“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的重磅新品超100项。
商汤科技打造的AI沉浸展区,涵盖超20个互动体验,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平台首发首秀。
商汤大模型交互业务方案负责人杨一帆介绍说,相较于之前,现在的具身智能平台可以随时打断,整个噪音环境也进行了优化,根据输入的语义进行调整,机器人可以识别出真正想问问题的人的内容。
合合信息首次展示了业内首创的“无限扫描”“AI鉴伪”等多项黑科技。展台上《坤舆万国全图》版本原件成图于1608年,长3.85米,宽1.71米,为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通过上下、左右滑动拍摄视频,AI可以消除大尺寸文档图像拼接常见的错位、细节模糊、色彩失真等问题。
合合信息智能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说,这项技术可以大大方便整个大图的内容采集,比如说测绘图纸、工程图纸,传统拍摄手段可能无法做数据提取,而无限扫描技术可以快速提取有价值的数据。
作为全球唯一与Google建立深度战略合作的AR企业,XREAL带来了全新旗舰新品智能眼镜,首次面向公众开放AR+AI主题体验空间,这一智能眼镜能够自动分析眼前的人、物甚至是文件,即将在中国发售。
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说,这款产品延迟只有三毫秒,全行业最低。同时他们引入了全自研光学显示技术,视场角从原来的四五十度,提升到了接近六十度,长期佩戴中可做到不眩晕。
这家医疗领域的AI企业,重磅发布了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临床智能辅助决策的新技术,为急危重症救治提供“时间敏感型”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表示,这个方案相当于将院内资源进行前置,病人的数据可以实时传递到医院,医院可以实时做准备,在上海申康直属的30家医院实施了这一项目后,经过临床验证,将重症抢救的黄金抢救时间缩短到十分钟内。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热度持续攀升,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跨越式突破密不可分。目前,上海已形成以浦东新区“模力社区”、徐汇区“模速空间”为代表的差异化发展格局。今年是人工智能全面应用落地之年。在上海,从一首歌曲的创作、一杯奶茶的配送、一场台风的预测,到一个蛋白质分子的解读,处处都是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的真实写照。
就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当天,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这是中方坚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中方响应全球南方呼声、助力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发展的实际行动。初步考虑该组织总部设在上海。
看看新闻记者: 朱齐越 邢颖 刘奕宁 应冠文 孔权 林羡德
编辑: 张蕴昆
责编: 周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