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蛮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提升至85%,35个大气治理项目完成率达65.7%……” 仲夏时节,湖北省南漳县生态治理成绩亮眼。这背后,是南漳县纪委监委以“三盯三严”监督机制为抓手,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南漳县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关键领域,以精准监督、铁纪护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盯紧责任链条,以闭环监督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之责
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是关键。南漳县纪委监委创新构建“四责联动”监督体系,通过“清单明责—专项督责—约谈促责”的全链条闭环机制,将党委政府领导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纪检监察监督责任层层压实,形成齐抓共管的生态环保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南漳县充分发挥“组+室+地”联动监督与“纪检组+职能部门”专业督查的双重优势,围绕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建筑工地扬尘管控、矿山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联合督查。今年以来,已组织联合督查10余次,推动129家餐饮单位全面规范油烟净化设施使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23个大气综合治理项目在2025年上半年顺利落地见效,让“责任清单”真正转化为“生态治理实效”。
紧盯问题整改,以较真碰硬啃下生态环境治理硬骨头
“整改绝非‘雨过地皮湿’式的表面功夫,必须实打实见真章。”南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南漳县推行“三查三看”工作法,即查整改方案是否务实可行、查整改进度是否达标推进、查整改成效是否真实可靠,坚决纠治生态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问题。
为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以及生态环境部门组建专项工作专班,每半年对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信访案件开展“回头看”,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现场实地核验”双重校验机制,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今年4月,督查组发现某矿山因修复管护不到位导致复绿效果不佳,当即下发督办函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如今,该矿山已完成林木补种,复绿率达100%,昔日裸露的“秃山头”重新披上绿装,变身郁郁葱葱的“绿山坡”。
构建长效机制,以制度闭环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生态治理既要“当下改”的实效,更要“长久立”的根基。南漳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双闭环”管理机制,在抓细问题整改闭环的同时,更抓实制度建设闭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
针对建筑工地扬尘管控难题,推动出台《建设工地扬尘防治十条规定》,明确“八个百分之百”防控标准,从源头遏制扬尘污染;聚焦排污口治理,建立116个排污口“一口一策”数字档案,实现“排查—治理—规范—提升”的螺旋式上升。随着一项项制度落地生根,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绿水青山的守护根基愈发牢固。
“生态是南漳的生命线,监督护航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寸步不让。”南漳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擦亮“三盯三严”监督品牌,以零容忍态度严查生态环保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用铁的纪律守护蓝天碧水净土,让群众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中收获更多幸福感,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提供基层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