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偏空因素叠加发酵促债市调整 方向逆转言之尚早
创始人
2025-07-26 18:26:03
0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上海7月26日电(记者 杨溢仁)近期,资本市场风险偏好被再度点燃,股市与部分商品大涨,致使债券市场跌出“踩踏迹象”。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债市的修复只是时间问题,当前还没有到方向逆转的阶段,调整出来的仍是机会。

多头信心动摇

近期,债市延续调整行情,多头信心有所动摇。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震荡上探。举例来看,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2年期上行5BP至1.46%;10年期收益率跳升3BP至1.74%。

可以看到,债市本轮调整主要受到了多重利空叠加发酵的影响。

“权益行情持续走强对债市表现构成的扰动不可谓不大。”一位机构交易员告诉记者,“近期风险资产表现强势,‘股债跷跷板’效应尤为显著。特别就资金行为来看,本周一(7月21日)以来,股票型ETF和融资余额均呈现出‘水涨船高’的走势。其中,股票型ETF从21日至23日累计净流入45.12亿元,与此前‘上涨即流出’的状态明显不同;融资余额同期大幅增加了331.01亿元,已达到19223亿元,距离3月20日的高点仅相差180亿元。上述现象充分体现了资金的参与热情和短期趋势。”

“与此同时,因基本面预期边际修正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指出,“上半年GDP增速超预期、出口展现强韧性,且下半年经济失速下行风险较低,叠加政策对供需错配问题的针对性解决,让部分投资者就‘低通胀’的固有认知产生了动摇。债市此前对基本面变化的反应近乎‘钝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至1.7%区间横盘已久,这种低弹性状态近期已被打破,市场开始重新计价基本面的积极信号。”

此外,高拥挤度始终是悬在债市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不论是前期基金久期突破历史新高,还是杠杆率逼近历史高点,抑或是各类产品利差(包括期限利差、品种利差、信用利差)被大幅压缩至历史低位……高拥挤度虽非债市调整的充分条件,却隐藏着波动风险——当高拥挤度遇上边际不利变化,债市调整无可避免。

“牛熊”仍未切换

记者注意到,随着债市调整的展开,近期债基普遍遭遇大额赎回,来自第三方的债基申赎数据显示,7月21日以来,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持续为负,24日负值扩张至29.2,遭遇“924”之后的最大单日赎回。其中,最近两日的主要减持机构为银行理财及其通道(券商、信托、期货等),就逻辑上看,理财系赎回债基的背景或多为防御性操作,而非其自身负债的大规模流失。

那么,债市“牛熊”会否就此切换?

“我们认为不必过于悲观,就短期维度考虑,资金面表现或是关键‘解药’。”前述交易员告诉记者,“25日,央行开展了78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还有4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最终实现净投放8018亿元。日内资金面由紧转松,债市情绪企稳。显然,伴随市场步入跨月资金准备期,受央行呵护力度加大的影响,债市有望快速修复。”

“即便短期资金利率维持中性偏高水平,行情的恢复更多需要依靠市场风险偏好回落,我们也倾向于判断,债市的修复只是时间问题,当前还没有到方向逆转的阶段,调整出来的仍是机会。”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称。

现阶段,多家持看多态度的机构表示,在央行“呵护”态度未变的背景下,债市继续大幅调整的可能性有限。

“债市调整方向相对明确、波动可能放大,但聚焦利率上行的空间,各机构不必过度悲观。”在张继强看来,“一方面,市场对基本面的核心判断尚未根本改变,下半年的出口走势、消费限制与就业传导等因素仍将对基本面构成挑战,且去年四季度因国补形成的高基数将影响同比数据表现;另一方面,流动性环境有望保持平稳,毕竟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依旧明确;再者,本轮股市上涨背后暂看不到整体性的业绩驱动,后续中报业绩、关税谈判进展、地缘政治问题等不确定性因素犹存,可能阶段性缓解债市资金分流压力。”

尚有参与价值

综上,回到债市布局层面,“建议交易盘以波段操作应对短期调整,配置盘可待调整后再择机入场。”一位券商固收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暂维持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1.7%以上或出现较好配置机会的观点(1.8%至1.9%应该是极限位置)。”

“短期债市表现或呈现偏弱状态——权益、商品火热行情延续,债市投资机构情绪大概率承压(趋势做多窗口或有所推迟),不过,拉长时间维度来看,基本面、资金面等支撑债市看多的核心逻辑并未出现大幅度动摇,这意味着,调整后逐步配置仍会是债市投资者的主流选择。”浙商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分析师覃汉表示。

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彬彬则判断:“债市不悲观,股债可以双牛,‘股牛’的逻辑是低利率、资产荒、广义流动性充裕和情绪共振,‘债牛’的逻辑是资产荒、弱现实、充裕的银行间流动性,因此二者各走各的逻辑,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行至1.7%以上,具有充足的配置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7月25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重拾波动下探走势。举例来看,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稳定在1.30%附近;2年期收益率下行2BP至1.44%;10年期收益率回落1BP至1.73%。

编辑:王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物业经理最新或2023(历届)...  最新或2023(历届)度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总结  最新或2023(历届),在xxx公司和xxx公司(...
重庆永川:培育完善影视科技产业...   光明日报记者 张国圣 黄汉鑫  近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拉开帷幕。开幕...
项目经理最新或2023(历届)...   最新或2023(历届)物业项目经理工作总结  20**年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公司项目...
武则天敢杀徐敬业,却独独不敢杀...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唐朝时期,出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女人武则...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大河文脉的... 【新时代文化地标】  光明日报记者 张哲浩 李洁 光明日报通讯员 高皎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