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
创始人
2025-07-26 17:42:05
0

7月25日,记者从石景山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石景山区扎实推进“两园一河”联动发展,统筹做好服贸会筹备保障,聚力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出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城市更新步伐加快,产业转型向新向好,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其中,上半年全区GDP同比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6%,新引入高精尖企业1192家,同比增长19.4%,各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今年下半年,该区将高标准推动“两园一河”协同联动发展,全力以赴确保服贸会圆满成功举办,以城市更新释放发展活力、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文化赋能焕新城市魅力、以绣花功夫深化基层治理,全力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推进“两园一河”联动发展

加快推进10个启动区项目

上半年,石景山区统筹推进京西地区转型发展,将“两园一河”联动发展作为龙头工程、突破性工程,通过市区联动、专班调度,精心谋划布局“水通”“绿通”“路通”“视廊通”项目,44个区级项目纳入市级清单、总投资占全市比重达到64%。永定河“五湖一线”水毁修复、永定河石景山段麻峪村堤防建设等“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有序实施,统筹开展石景山(本山)等生态景观改造,加快推进首钢北区潮玩悦享水岸、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等10个启动区项目,推动两园、两岸生态修复、功能串联,强化产城联动,推进首钢煤仓改造、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周边区域整体提升、国际人才社区等重点项目,上半年首钢园入园游客突破630万人次。

今年下半年,石景山区将坚持把“两园一河”联动发展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山水互融、文旅联动、产业协同积极谋划布局,打造京西活力新空间。推动首钢北区潮玩悦享水岸、加快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冬奥公园马拉松大本营提升等重点工程建设,尽快形成“两园一河”项目示范样板,同时强化区域文旅资源贯通联动,规划建设首钢煤仓改造、京西艺术中心等项目,因地制宜谋划一批特色文旅品牌。

记者了解到,石景山(本山)保护提升等重点组团节点将与服贸会同步亮相。石景山(本山)位于首钢园西北部,属太行山余脉,雄峙在永定河的出山口,是历史上北京水利工程的枢纽地带,山上包括南山小院、石景山古建群、功碑阁、龙烟别墅及山体林地、登山步道等文物和建筑景观,通过石景山(本山)等生态景观改造,将拆除挡墙,新增西南侧步道及向河入口,方便市民游客从首钢园直达永定河,通过“拆栏透绿”有机融合园区与周边山景、绿地和河流等生态元素,着力打造开放共享的休闲活力带。同时,充分利用石景山(本山)内南山小院、古建群、功碑阁等区域,打造和提升富有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文化内涵、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精品活动项目——石景山书院,为游客提供四季开放、室内外兼顾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文化雅集和弹性活力市场。书院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开放。

紧抓服贸会“一会一址”落户首钢园重大机遇

5.0版场馆将按时精彩亮相

今年起,服贸会将以“一会一址”形式落户首钢园,紧抓这一重大机遇,石景山区全面履行属地保障职责,构建“市区联动、跨域协同、全域响应”保障机制,加快服贸会5.0场馆改造和核心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优化区域交通组织模式,提前谋划周边配套、主题活动、供需对接等相关工作。坚持以展促产、以会兴链,加快推进“会展小镇”规划设计,制定推动酒店住宿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谋划打造国际开放合作区,新增“两区”项目210个、落地60个,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0.2%。

随着服贸会的临近,石景山区将全力以赴确保服贸会圆满成功举办,围绕“保障服贸会、参与服贸会、借势服贸会”理念,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大会筹办工作。加快永久会址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谋划布局,推动新闻中心改造等项目规划实施,确保5.0版场馆按时精彩亮相。优化升级展会综合服务体系,提升公交接驳和交通微循环条件,强化“吃住行游购娱”要素支撑。统筹谋划“会展小镇”建设,出台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头部会展主体、知名展会活动加速集聚。

为保障服贸会会议、论坛等功能需求,作为服贸会主展馆的四高炉内部改造装修主要包含峰会会场及炉本体首层、二层、三层等部位,精装改造面积超9000平方米,届时,服贸会区域将形成以四高炉为核心、山-水-工业遗存特色风貌穿插点缀的“一核多点”会议空间布局。二烧结除尘厂房建于1979年,为二烧结生产工序车间,车间内配备的冷却抽风机设备用于冷却烧结矿,冷却抽风机与二烧结主厂房的烧结机配套,其结构形式为框排架体系,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此次改造将其具有工业风貌的结构框架、室内天车等予以保留,整体改造为新闻中心,服贸会期间供媒体使用。目前,正在抓紧推进改造施工,待施工基本面完工后将转入场地磨合、功能搭建阶段。

产业转型向新向好

实现新旧产业体系有序衔接和迭代升级

今年上半年,石景山区全力推动建立“主导+特色+未来”梯次发展的“2+4+4”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旧产业体系有序衔接和迭代升级,其中,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主导增加值占GDP比重超六成。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揭牌北京市科幻游戏产业孵化创新中心,投用科幻产业创新中心二期,累计引入科幻企业236家;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规划建设人工智能集聚区二期、超智算中心等重点项目,建成全市首个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中心;着力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推进核心区一期招商、二期建设,建设3D云渲染二期、光场成像三期。四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落地“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加快中关村石景山园提质升级,构建“一核心、两组团、五个特色园区”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建立“一产业一链长”工作机制,启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伙伴成长计划”,国高新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达1001家、420家、20家。

产业快速发展背后是制度的大胆创新和服务的精准实施。日前,石景山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期正式启用,可容纳100个青年创新创业团队,着力为入驻青年人才和团队解决启动资金短缺、办公成本高、资源对接难等制约创业青年的常见问题,从办公空间、技术共享、安居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当天,石景山区还发布包含2亿元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基金等在内的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12条措施,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迭代升级,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的良性创新创业生态,打造青年人才发展的“石景山样板”。同时,石景山区还创新发展路径,实施“一产业一链长”模式,聚焦现代金融、人工智能、“科幻+”、工业互联网、未来健康等五大前沿产业,通过“区委领导、政府抓总、链长负责、链办统筹”的四级联动,推动重点产业精准化、系统化培育,着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快实现“多链耦合、产业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石景山区燃旺“烟火气”

今年上半年,石景山区实施促进消费提振升级六大专项行动,持续办好京西消费节,落地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发放汽车、住宿餐饮消费券,累计拉动消费超15.6亿元,石景山区还入选全国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不断创新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不仅带动了居民的“打卡”、消费热情,更是燃旺了城市“烟火气”。

下半年,石景山区将加快推动首钢园转型发展。强化市区企协同联动,实施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重大项目,打造宜居宜业的一流品质园区。深耕“科技+”“体育+”“会展+”等细分赛道,吸引演艺、电竞、展会、时尚领域知名品牌落地集聚,建设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推进首钢滑雪大跳台及周边区域整体提升项目,高水平办好WTT中国大满贯、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冬博会等重大活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同时,全面增强内需发展动力,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新增一批备案离境退税商店、高品质品牌首店等消费新场景,改造完成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鲁谷永辉超市等项目,建设首钢园全球首发中心,打造高水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钢支点。

在文化旅游方面,石景山区将聚焦“三道五区”“六张文化名片”构建大旅游格局,充分发挥京石文旅集团引领带动作用,统筹推进山上四村等西部浅山区环境综合整治与品质提升,打造“京西庭院”等文旅新地标,构建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的京西全域旅游发展体系。深入实施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精心组织“服贸会我来了”文旅嘉年华等系列活动,统筹推进石景山游乐园业态提升和场景打造,强化与国家级文艺院团和文化企业合作,推出一批高品质文化演艺品牌项目,建设集精品赛事、大型演出、高端会展于一体的潮流打卡地。

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居民幸福感持续攀升

2025年上半年,石景山区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全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实施八角中里锅炉房改造等重点项目,开展89个老旧小区公共区域改造,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21部、完工21部。加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调色板花园地下停车库等一批重点工程,地铁1号线八角游乐园站封站改造,北辛安路南段、重型机械厂西路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深化拓展“品质先锋”工程,大力推进“智网实格”建设,持续完善党建引领楼宇治理“三驾马车”运行机制,推动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层治理格局。开展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年行动,完成33个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治理,人居环境品质明显改善。完善接诉即办工作体系机制,办理群众诉求8万余件,3次双月评价均为“优秀”,综合成绩实现大幅提升。

下半年,石景山区将以绣花功夫深化基层治理,统筹推进治理力量融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完善智慧城市“4+4”体系,构建一体化数字资源服务平台和物联感知系统,推动应急指挥、基层治理等“AI+政务”示范应用场景落地。实施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十大行动,推进新首钢大桥桥下空间等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推动城市家具美化、靓化、规范化。深入开展交通综合治理,探索实施停车管理新模式,全面建成调色板花园地下停车库等重点项目,提升城市出行品质。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完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帮扶和就业创业支持机制,实现“15分钟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全覆盖。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力度,扎实做好“保交房”工作,更好满足群众多样性住房需求。聚焦“一老一小”,健全普惠多元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AI+养老”智慧服务平台,加快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养老、托育、助餐等普惠服务进社区,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达标创建全覆盖。推动教育资源扩优提质,建成首钢东南区配套学校、衙门口配套小学、北京九中分校新建综合楼,推进一七一中学石景山分校等重点项目。

记者:夏   晖

编辑:高   远

执行主编:周宇杰

主编:陈丽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金融“活水”润云岭 服务“三农...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劳动竞赛——金融“活水”润云岭 服务“三农”绘新景在云岭大...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最新或2023...  【总结1】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
最新或2023(历届)村精准扶...   最新或2023(历届)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xx村是**镇贫困村之一,全村11个村民组,660户...
内蒙古作家许廷旺长篇小说《额吉...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本报7月26日讯  (记者  马芳)7月25日,记者从内蒙古作家...
市委县委书记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   【篇一】  我是共华镇水管站一名有十多年党龄的国家职工。去年四月,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我来到共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