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镇江双拥模范、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陈吕荣
扬子晚报网7月26日讯(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近日,享誉全国的《中华英才》半月刊以专题形式报道了镇江双拥先进人物、友谊国际集团董事长陈吕荣的感人事迹。这位从扬中走出的优秀企业家,以其三十余年如一日的爱党拥军热忱,再次获得国家级媒体的高度关注。
陈吕荣的拥军情缘始于一次触动。1992年,他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时,注意到国旗护卫队官兵的手套不合手,影响了甩旗动作的舒展。这一细节深深触动了他,他毅然决定:“不能让一副小小的手套影响部队形象!”不久后,他放弃公职“铁饭碗”,与妻子曹小凤在家乡扬中创办了友谊针织手套厂。
经过两年潜心研发和反复修改,陈吕荣带着首批为国旗护卫队量身定制的200多副礼仪手套赶赴北京。这份郑重交付,开启了他“友谊之手”呵护拥军初心的漫长征程。迄今,友谊国际集团已累计向部队赠送绣有和平鸽的友谊牌手套超过60万副,价值超千万元。友谊手套不仅成为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三军仪仗队的“专用礼仪手套”,更伴随见证了香港澳门回归、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国庆60周年、70周年以及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等重大历史时刻。
陈吕荣的拥军行动远不止于手套。2010年,他投入近400万元建成全国首家民企“友谊国际双拥工作站”,并亲自担任“红色讲解员”。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他迅速斥资近2000万元建设高标准厂房、购置先进设备转产抗疫物资,并赶制万余双抗菌功能袜支援湖北抗疫一线官兵。得知祖国最东端“东极哨所”官兵在极寒中升旗的困难后,他特制加厚保暖礼仪手套及时送达,温暖了戍边战士的双手。
在陈吕荣的带领下,企业从一家手套厂蝶变为友谊国际集团,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发展、从“中国制造”到“品牌创造”的跨越,荣获“江苏省双拥示范基地”、“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一带一路最具投资价值企业”等称号。陈吕荣本人也因其突出贡献,荣获“江苏省双拥先进个人”、“全国爱国拥军企业家”、“第8届全球华人影响力人物之爱国拥军特别贡献奖”等荣誉,并当选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两度入围《中国双拥》年度人物。
《中华英才》的报道生动展现了陈吕荣将拳拳赤子之心融入拥军报国事业的奋斗历程,深刻折射出新时代企业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校对 朱亚萍
上一篇:我,40岁,失业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