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濒临灭绝?专家辟谣:仅部分种类属 “三有”名录,整体未达濒危
创始人
2025-07-26 11:06:39
0

(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曾经在乡下随处可见的萤火虫,是很多80、90后的童年回忆,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濒临灭绝了。”7月21日,有网友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萤火虫正逐渐消失,濒临灭绝。评论区不少网友都因此感慨,身边的萤火虫、蜻蜓等越来越少。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2022-2024年成都“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小组成员、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刘伟,一起来还原“萤火虫灭绝”传闻背后的真相。

萤火虫,点灯笼,飞到西,飞到东。春末夏初,夜幕降临,走进一片密林,缓慢升腾起的点点光亮,犹如星河坠入了林间。萤火虫凭借独特的发光现象,成为了不少人对于初夏夜的专属记忆。

而很多人也发现,过去在郊野、农村经常可以见到的萤火虫,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出现在我们生活里了呢?想要看到大片的萤火虫,还需要到专门的景点或专业的栖息地,有时还需要支付门票。因此,“萤火虫灭绝”传闻屡次出现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2022-2024年成都“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监测工作小组成员、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刘伟介绍,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统称,全球已知约 2400 种,我国分布有 200至300 种。2023 年 6 月,三叶虫萤、红胸黑翅萤等 11 种萤火虫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 “三有” 名录)。但这一名录的保护级别低于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核心作用是限制非法猎捕、交易,推动“非旗舰物种”保护,保护对象为常见或易受威胁物种,侧重“预防性保护”。

尽管整体未获国家保护,但由于萤火虫种类生存现状两极分化较为明显,陆生种数量逐步恢复,水生种面临危机,对于部分种类的保护依然十分重要。刘伟表示,威胁萤火虫生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栖息地破坏、化学污染和光污染、气候变化和商业捕捉等。但是也有人工参与科学保护获得良好效果的成功案例。在四川青神,每年春末夏初,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赴一场萤火虫之约。通过“护萤员”模式,结合湿地修复、禁用农药等措施,该地的萤火虫数量从濒危恢复至上亿只,还带动了当地的生态旅游。

守护童年记忆里的点点荧光,不应该等到真正“濒危”时。在日常生活中,刘伟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参与“护萤员”志愿活动支持科学保护,拒绝购买野生萤火虫减少人为干扰,推动生态实践,参与研学游、科普传播保护知识等方式,共同参与萤火虫保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学生会年...   第一篇  在本学期里,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认真批改作业、讲评作业,课后对学生进行恰当辅导。...
多部门联合开展排水救援 (来源:内蒙古日报)转自:内蒙古日报7月26日,在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路公铁立交桥积水路段,消防、供排...
农村信用社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农...  【总结1】  近年来,关岭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在实施精准扶贫助推农村同步小康,效...
最新或2023(历届)销售工作...  篇一  最新或2023(历届)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在上个月底我们公司也开了半年的销售会议,公司领导在...
金融“活水”润云岭 服务“三农... 转自:云南日报我省持续开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劳动竞赛——金融“活水”润云岭 服务“三农”绘新景在云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