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7月25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烟台市经济社会运行情况。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75.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1.19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344.67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25亿元,增长4.5%。
“6.4%、增速全省第一”,可以说,烟台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半年成绩单。
然而,刚刚过去的半年极不寻常,波动无常的国际经贸,也让经济运行“三驾马车”之一的进出口,格外受到关注。
根据发布会,上半年,烟台完成进出口2534.6亿元、增长16.1%,创历史新高。出口1405.1亿元,增长6.1%;进口1129.5亿元,增长31.5%。其中,总量占全省14.7%,为全省贡献近三分之一的增量;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2、9.3个百分点。“三核引领”的烟台在山东作出了表率。
图片来源:摄图网烟台“好品”竞争力跃升
上半年,烟台进出口的亮点在于民营企业力量不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产品表现惊艳,“烟台制造”与“烟台特产”的竞争力与日俱增。
根据发布会,烟台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854.5亿元,增长18.2%,拉高烟台市外贸增速13.1个百分点。烟台市外贸十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8家;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68家,主力军作用愈发突出。
在特色产品出口方面,上半年,烟台机电产品出口766.9亿元,增长17%,占出口总值的54.6%,其中游戏机、船舶出口大幅增长,在全省同类商品中保持领先优势。农产品出口129.2亿元,增长9%,其中水产品出口增长19.6%。
同期,烟台大宗商品进口贡献度显著提升,原油进口258亿元,增长209.3%;贵金属矿砂进口140.4亿元,增长43.2%,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进出口往来的重要窗口,上半年,许多企业切实感受到了烟台口岸营商环境的持续提升。
5月14日,全国首趟一站式“零散货源”跨境班列从烟台港开出。班列所运货物由韩国仁川港起运,经14小时海运后抵达烟台港,随后卸船、通关、装车,经铁路运输到达新疆喀什口岸后发往中亚。整个过程,承运企业只需一张结算单据,就可以让跨境商品实现“国际海运与国内铁路”无缝衔接。
凭借陆海过境新通道的开通,烟台实现了过境货物海、铁、公多种承运方式的顺畅转换。
上半年,烟台海关总结推广危化品“批次检验”改革经验,在全国率先推广至新鲜水果属地查检领域,实现“一次现场检验、多次申报出口”;积极承接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试点任务,解决出口拼箱货物查验后“找货难、重装难”问题,通关时效提升40%以上,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多样化合拼运输需求……而随着“水水中转智能监管”模式的启用,烟台通过关港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现进出口转关单无纸申报、自动核销,口岸物流效率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摄图网稳固基本盘,开拓新增长点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烟台一方面稳固基本盘,另一方面开拓新增长点。
时间回到2月8日,烟台发布了《全力提升开放水平加力提振消费七项政策措施》,多项政策直指助力提升开放水平。
其中《2025年烟台产业链“千企出海”十大境外市场开拓行动》,旨在联合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等六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助力企业拓宽“朋友圈”。
这种组织企业抱团“出海”的方法,让市场的底气更足。烟台向全市5500多家外贸企业推介392场展会,为企业搭建出海平台、打通出海渠道,上半年,122家次企业完成意向成交额近1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08.3亿元、增长13%。
此外,在《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中,烟台明确了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制度型开放能级、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承接重大平台溢出效应,以及提升外贸综合竞争力等六大举措。
上半年,烟台创新实施外贸骨干、新增实绩“双百工程”,逐一走访、靠上帮助万华、中宠等70多家企业解决100多项问题,重点调度的百家骨干企业增长面达62%,完成进出口1895.4亿元、增长27%。
在新增长点开拓方面,上半年,全市新增烟台凯实工业、烟台阿姿谊袜业等400多家市场主体。其中,阿姿谊袜业的竣工投产标志着日本厚木株式会社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投资的第四家企业成功落地,也意味着厚木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高端纺织产品生产基地正式投用。厚木集团已累计在黄渤海新区投资额超过1.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烟台加速开拓新兴市场。上半年,烟台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408.3亿元,增长13%;对东盟、中亚五国、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10.5%、36.2%、49%,并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东盟12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海31个外仓,带动进出口11亿元。
尤其今年4月,保税混金业务在烟台顺利落地实施,实现了“制度全国首创、业务全国首单、试点全国首试”,降低综合成本30%以上。叠加前期已经开展的其他保税混矿业务试点,烟台口岸已经实现进口铁矿石、原油、铜精矿、含金矿砂等多种混矿业务集聚,成为国内保税混矿业务场景最丰富的口岸。
上半年开好头!烟台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凭借稳固基本盘与开拓新增长点“双轮驱动”,进出口成绩斐然。期待烟台继续保持这股强劲势头,在进出口领域创造更多辉煌,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