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以实打实的改革举措为发展添动力
创始人
2025-07-26 04:25:35
0

民乐工业园区甘肃大民新材料光伏组件智能化生产线。王晓泾

高台县新坝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制种产业。

肃南县康乐镇桦树湾村羊肚菌种植大棚内,种植农户在讲解种植技术。王将

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项目建设现场。

张掖市甘州府城人潮涌动。

张旭 陈桂园 王竞 陈志伟

盛夏时节,从祁连山下到黑河两岸,张掖大地处处涌动着发展热潮: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通过多渠道精准招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入驻;甘肃益唯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医药研发领域,切实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百万亩玉米制种基地上,去雄作业正在全面展开……

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建设,紧扣“一屏三地”功能定位,坚持扬优聚势、锻长补短,固强补弱、突出特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效实施稳增长政策措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张掖市地区生产总值337.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63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75.5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213.44亿元,增长7.9%。

下阶段,张掖市将紧盯各项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努力挖潜增效,推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锚定发展添动力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十一届兰洽会上,张掖产业馆通过全景式呈现现代种业、现代农业及精深加工、综合能源及装备制造和新材料、文化旅游四大特色产业,向海内外客商清晰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张掖实践新图景。

从百万亩制种玉米的产业版图,到光伏风电勾勒的绿色能源图景,张掖产业馆以产业链模型与实物展陈,精准传递了全市近年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我们带来了有机奶、有机奶酪、A2牛奶等一系列产品,同相关参展商开展洽谈合作,希望招引更多的深加工企业入驻张掖。”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祥说。

在张掖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全市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7项,总投资额544.65亿元,项目涵盖新能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智能算力等多个领域,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张掖市聚焦综合能源、材料工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撑带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走进位于高台县南华工业园区的甘肃容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这里年产2000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已建成投入试生产。据悉,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将建成年产1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2条。

“在当地项目专班的全流程服务、全要素保障下,我们仅用5个月时间就建成了首条年产2000吨锰酸锂正极材料生产线。”甘肃容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威说,项目预计在今年9月全面投产,全力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

在临泽县平川镇三一村玉米制种“五化”基地,连片的玉米田随风起伏。农技人员正操作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科学配比的药液化作细密雾滴均匀洒下。短短几分钟,数亩玉米地就完成了喷洒作业,高效精准的操作引得围观农户纷纷赞叹。山丹县依托1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马铃薯精深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全县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以来,张掖市聚焦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地,产业发展呈现出结构趋优、效益提升、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48.63亿元,同比增长6.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增速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二。

在构建良好种业生态上,张掖组织召开“地企精诚合作构建良好种业生态合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发展高地”座谈会、全国玉米制种智能化少人化管理作业技术装备现场会暨学术研讨会、2025年第三届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推进会;落实玉米制种面积114.05万亩;首批张掖玉米种子和马铃薯种薯出口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新名片”。

在加快品牌建设方面,张掖全面推进“金张掖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加快构建金张掖农优品“1+4+N”品牌体系,推荐上报“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20个,全市累计创建“甘味”品牌70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52个;成功举办首届“金张掖农优品”进京推介会和2025年张掖全国乡村振兴农产品产销对接会。

提振消费活力足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

近期,位于甘州区的张掖爱琴海购物中心热闹开业。凭借60%以上首进品牌的独特优势,迅速引发全城消费热潮。开业以来,市民争相打卡体验,市场热度持续走高。

新乐超市爱琴海店通过打造沉浸式购物环境、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严选高质量商品等举措,实现了客流与销量的同步增长。“我们始终坚持以增加高质量产品供给来推动消费模式创新,有效释放‘磁吸效应’,门店客流持续增长。”该店店长高志华说。

今年以来,甘州区商务局立足区域发展实际,聚焦消费提质、外贸扩容、惠企服务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全力构建起便捷高效、开放包容的商贸发展新生态,有效推动了全区商务经济提速增效。

紧抓春节、五一等消费节点,联动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200余场,撬动企业让利3000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近6亿元。

今年以来,张掖市将提振消费市场活力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目标,夯实消费基础、优化消费供给、拓展消费场景,提升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持续向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依托69家零工市场,引导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累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5.76万人。

——抢抓政策机遇。在全省率先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以“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智能化消费升级。目前,累计争取到位财政补贴资金1.27亿元,市县区联动投入资金350万元,举办促消费活动260场以上。

——以优惠政策、宣传活动、特色线路为抓手,发放门票体验券1.65万张,举办大型系列文旅宣传活动30余场次,开发河西走廊黄金旅游线路6条,打造“丹霞+”精品旅游线路8条。

——推动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开展线上促销活动,联动金融机构推出消费分期、商户贷等金融产品。目前,电商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40%,“草芽鸡”等爆款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与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张掖市商务局将信用体系建设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信用+购物”应用场景,有效助力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稳步推进。

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体验、个性化需求更高。对此,当地文旅部门以“绣花功夫”打磨服务细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张掖甘州府城街头巷尾人来人往,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整座古城沉浸在温暖的喧嚣中。

为丰富夜间经济业态、提升游客体验,甘州府城精心打造系列文旅活动:以非遗展演传承文化根脉,以惠民集市激活市井烟火,以历史情景剧再现古城记忆。通过灯光秀、文艺展演等多元形式,让游客与市民共度沉浸式夜游时光。

“我和家人在此品尝了山丹炒拨拉等地道美食,欣赏了富有特色的文艺演出。明天去附近的动物园和湿地公园游玩,真是不虚此行!”来到张掖自驾游的广东游客何志春说。

炎炎夏日,巴尔斯景区却凉爽宜人。陕西游客张树林漫步在海拔4000多米的观景台上,眺望洁白的冰川地质遗迹,探访丰富的植被垂直带。“山下的巴尔斯文旅小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很齐全,旅游服务也很周到。”张树林说。

作为一座旅游大市,张掖市去年共接待游客4415万人次、旅游消费超300亿元,同比增长12.92%、45.16%,还获评“2024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为更好地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张掖市各地因地制宜挖掘独特文旅亮点,持续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旅宣传推广活动,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梧桐枝繁凤自栖

招引重大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压舱石”,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更是推动项目落地见效的必要条件。

近日,走进位于临泽县工业集中区的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的PACK生产车间,科技感与活力在此交融,呈现出现代化工业的蓬勃生机:全自动机械臂精准快速转运组合电芯模板,工人们默契协作组装检测储能电池系统,产品区内整齐排列的储能电池集装箱静待调试,繁忙而有序的车间,正奏响一曲激昂的生产乐章。

为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放心经营,张掖公安构建市、县、所队“三级护航”责任体系。在能源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一线派驻8名园区警长和34名重大项目警长,设立12个警企联勤站,推行“一企双警”机制,为企业安全提供贴心服务和精准保障。

3月18日,张掖市首个“产业警务警企联勤站”在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配备项目警长1名、专职警力2名、企业安保6名,实行“三班倒”无缝巡逻。“红外热成像+AI行为识别”双系统精准预测,协助企业消除盗窃隐患点3处,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警企联勤站就建在身边,让企业能够安心生产。”近日,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深有感触。

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该公司一期项目自去年投产以来运转良好,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4.5亿元,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进一步健全产业链,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发展,该公司投资10亿元启动二期项目,上线全套自动化电芯生产线,打造4.0数字化工厂。目前,项目净化车间安装接近尾声,预计今年9月中旬试生产。

“二期项目建成后,将大力提升流水线作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形成电芯制造、储能核心部件、储能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达产后可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增加税收1亿元左右。”易事特(张掖)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鞠小亮说。

营商环境如同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是经营主体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今年以来,张掖市紧紧围绕“张掖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建设,以“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为抓手,以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为导向,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以“营商加速度·我们在现场”系列行动为抓手,组织各级各部门深入企业车间、项目工地一线,推动“助企、护企、强企、暖企”服务体系落地见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服务活动404次,收集企业诉求209件,解决208件,问题办结率高达99%。

——创新推出“张企服”营商码,在全省首推“扫码入企”举措,不断拓宽企业诉求反馈渠道。截至6月底,“张企服”平台已全面录入全市3.5万户企业信息和6705名执法人员数据,向全市各类经营主体发放“营商码”海报1.5万张,累计注册用户1300人次,汇集入企备案记录196条,有效减少入企执法频次……

“从项目签约到首条生产线投产仅用11个月,全流程‘管家式’服务让我们印象深刻!”盛夏时节,在位于高台县的兰能投(甘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控室内,企业规划主管何吉雄指着实时生产数据屏幕感慨道。

这家专注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企业,依托高台县创新推行的“全周期服务”机制,6大产业链项目正加速落地,逐步构建起“气—醇—油—氢—电”绿色产业生态。

在该项目落地过程中,全县12个部门联合组建“企业服务团”,针对兰能投公司项目建设中的用地审批、环保评估等难题,县生态环境局创新“环保管家”模式,为企业配备专属“绿色顾问”,在项目设计阶段即介入指导污染防控,实现“监管与服务并重、发展与环保双赢”。

近日,全市《营商码闭环机制助企服务更高效》等3个优化解决方案入选全国“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解决方案”名单,占全省入选案例的50%。2025年第三批营商环境监测站名单公布,高台县营商环境建设局、临泽县营商环境建设局入选营商环境监测站。至此,张掖市市县区营商环境监测站实现全覆盖。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从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到监管服务的“规范暖心”,再到精准服务的“靶向发力”,站在新起点,张掖市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回应企业诉求和群众关切,让这座河西走廊重镇用心栽植的“梧桐树”愈发繁茂,引来更多“金凤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成为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美客机差点与战斗机相撞!骤降... 近日,一美客机险些与战斗机相撞,场面惊心动魄。当时,客机突然骤降 145 米,仿佛瞬间陷入险境,机上...
计算机暑期实习报告范文 计算机... 【计算机暑期实习报告范文一】  很快的,署假又过来了,面对最后一年的校园生活,想着刚刚过去的最后一个...
鸿蒙智慧车站充满科技感,智慧交...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浪潮下,科技创新成为重塑交通出行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二组团项... 中新网雄安7月26日电 (赵丹媚 韩冰)北京科技大学26日消息,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二组团项目首个...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报告经典范文 ... 法学专业个人毕业实习报告  我叫***,在学校学习的是法律专业,我在区人民法院刑庭进行法学专业毕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