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舆情信息共享和通报上下贯通试点工作部署要求,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制定印发《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舆情信息共享和通报上下贯通工作方案(试行)》,全面开展试点工作,舆情应对处置效率明显提升,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多元监测优化预警机制。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多方互通的舆情监测机制,不断增强舆情监测能力水平。实时全时监测,截至6月份,今年共监测到涉浙江省市场监管领域相关信息327.22万条,环比增长2.79%;预警信息8868条,环比增长23.48%。交办属地处置舆情72条,转属地关注舆情26条。完善敏感词库,向各业务处室征集覆盖市场监管领域关键词和敏感词库,定时动态更新,提高监测针对性。预警机制发力,构建基于“媒体平台、阅读量、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的舆情触发预警机制。
以高效共享推动分级响应。该局完善形成体系化舆情报告机制,提高舆情报送及时性和有效性,确保各层级信息畅通、步调一致。建立分级研判制度,根据市场监管总局舆情分级分类要求,将舆情分为一般舆情、热点舆情、重大舆情三级,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分级分类建群,在省、市市场监管局建了不同层级和范围的内部通讯群组,确保在舆情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起有效应对。建立舆情快速处置通报机制,对研判为一般舆情的,由属地市场监管局处置后反馈,热点舆情由省局业务处室指导属地处置,重大舆情信息由省局督办,办理情况立即上报,并按地方要求上报属地党委政府,省局及时上报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省局交办属地处置舆情72条,办结反馈率100%。制定“三书一函”制度。对涉及跨区域、跨部门的重大舆情事件同步配套实施,明确界定各项文书的适用范围、标准格式、制发程序和跟踪问效机制。
以精准研判支撑科学处置。在开展具体舆情应对工作中,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把牢宣传主阵地,精准传播权威信息,有力回应社会关切。严慎正面回应,按照“快报事实、重报态度、慎报原因、多报措施”的原则,稳妥确定情况通报、专家解读、主流媒体宣传等正面回应方式,研判回应的内容、时间、方式以及渠道,重大舆情由省局指导属地进行回应,准备好媒体问答口径。审慎网评引导,发挥系统网评员队伍作用,正确把握宣传策略,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情绪,快速抢占网上舆论主导权。争取协同力量,涉及重大敏感内容的,积极争取各级宣传和网信部门的指导以及各级主流媒体和相关平台的支持。
以事后复盘完善处置闭环。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相关风险因素消除后,终止应急响应,开展舆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开展舆情处置“回头看”,对舆情处置结果进行跟踪评价,公正客观评估处置工作,“胖都来”“柴怼怼”舆情事件后,召开局长专题会对事件处置全过程开展复盘,分析经验教训,研究长效机制。提炼经验成果,省局向系统定期征集舆情处理优秀案例并进行汇编,为各地提供参考借鉴。
试点期间,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围绕“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目标,扎实推进舆情监测、研判、处置、引导和复盘五大机制建设,初步实现了舆情信息共享和处置的高效协同。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互通机制、通报机制和速报机制,形成了“监测—预警—处置—引导—复盘”的完整工作闭环,为全国市场监管系统舆情应对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下一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江持续深化舆情信息共享和通报上下贯通试点工作成效,系统总结试点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与新模式,深入分析制度衔接、信息流转、部门协同等环节的实践经验,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流程,固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确保舆情应对处置工作规范高效开展。精心汇编典型案例集,围绕突发舆情处置、敏感信息研判、跨部门协同联动等场景,收录成功经验与问题教训,搭配以专业点评和流程解析,为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提供直观、实用的参考范本。聚焦队伍能力建设,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模拟实战演练、业务技能竞赛等形式,强化舆情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等专业能力,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反应迅速的高素质舆情工作队伍,为市场监管领域舆情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本文由本报记者 张文礼 整理)
上一篇:散货船运输车辆相关规则和实务要点
下一篇:连休8天!最新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