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5日电(记者 王小璐)近期生猪市场呈现“期货强、现货弱”的分化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4元/千克,环比上旬下降4.6%。然而,期货市场却逆势走强,尤其是7月23日受政策预期推动,主力合约一度冲高。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宏观层面的生猪产能调控有助于释放供给压力,避免价格出现大起大落。而投资者在关注政策导向的同时,也应同时关注基本面分析,作出理性判断。
生猪期现分化:政策预期驱动期货走强 供应宽松压制现货
中粮期货研究院农产品高级研究员关壹麟指出,期货远月升水反映了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未来生猪价格稳中向好的信心。现货市场价格则主要受市场交投决定,而当前市场阶段性面临存栏消化压力。
具体来看,近期生猪现货疲软的核心在于基本面供给压力持续释放。关壹麟分析,当前的生猪养殖行业从2024年5月份以来已连续14个月盈利,在行业持续稳定盈利的背景下,生猪行业的产能持续稳定恢复,供应整体宽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同比增长0.1%,为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的103.7%。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农产品分析师张晓君认为,目前生猪基本面仍处于供给增量兑现阶段,1-5月份月度新生仔猪数量环比持续为正,奠定了下半年生猪供给充裕的基础。
生猪期货价格的上涨则主要受政策预期与市场情绪推动。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当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至15150元/吨,远月合约涨幅则更为显著。
“在‘反内卷’预期对商品市场的驱动下,生猪‘去产能预期’一度点燃看涨情绪。”张晓君表示,期货价格上涨还源于前期合约贴水修复需求,此前远月合约贴水现货幅度较大,叠加春节后仔猪腹泻及5月 “减重” 政策提前释放体重压力,市场对7-8月出栏减少存在预期,共同推动期货修复价差。
银河期货研报进一步指出,从市场行情变化来看,盘面在前期市场一致性看空的背景下价格一直承压运行,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策略共同,其对于价格的反应情况未必准确,而本轮价格反弹的主要驱动因素一部分在于价格的修复,因此远端更多表现为修复性上涨,而近端在现货体重变化下上涨动力或将有限。
产能调控将如何影响生猪市场?
23日的座谈会明确提出,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关壹麟表示,在座谈会前,市场普遍对于生猪未来的供需以市场化、顺周期的逻辑来判断,在行业连续盈利的背景下,生猪产能调减的难度偏大。而此次座谈会通过对于行业规模企业的引导,有利于形成行业合力,在行业进入到内卷式竞争之前,及时合理调节产能,为行业健康发展,长期维持合理稳定利润提供了有效保障。
银河期货研报分析,产能调控举措有助于通过减少短期产能来换取行业的长期可持续盈利。对于行业层面,稳定产能避免盲目扩张可能是后续主要导向,而非产能大幅去化。因此,生猪市场政策引导或与工业品反内卷存在不同。
展望后市,张晓君认为,短期内猪肉供给压力提前部分释放,有助于猪价平稳运行,避免供给压力集中释放导致猪价大幅下跌。中长期来看,有助于将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内,避免供给和价格大幅波动,在保证猪肉供给的同时也能使养殖企业赚取正常的养殖收益,有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在当前市场波动背景下,张晓君建议,养殖企业应重点关注生猪期货冲高后的卖保机会,趁机锁定养殖利润。对于投资者来说,应理性回归基本面分析,谨慎对待中短期猪价上涨空间。
编辑:郭洲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