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7月24日,作为2025国际低空博览会的重要板块,由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低空公司”)主办的“产业赋能交流会”分论坛在上海举办。活动聚焦低空经济在城市基础设施、科技创新、金融赋能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现场举行多个重要项目的签约仪式,为推动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共谋低空战略发展蓝图
现场,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蒲亚鹏在致辞中指出,市经信委牵头组建全市低空工作专班,聚焦核心装备与关键配套,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在专班支持下,上海机场集团联合产业链各方成立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主枢纽、主航路等建设。下一步,上海将聚焦研制低空新装备、筑强低空新基建、激活场景新应用、建立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合作新机制。
上海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周浩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是打造新引擎、增强新动能的战略选择,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上海机场集团和上海低空公司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专业的能力,深化与制造、科研、管理、金融等领域伙伴的协作,共同绘就安全可控、创新活跃、业态丰富的发展蓝图。
为推动低空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当天,上海低空公司与上海市气象局围绕共建“上海低空气象协同创新应用中心”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打造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低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增强上海低空飞行的安全韧性和保障能力。未来,双方将围绕低空气象监测设备、数据模型、预警系统等核心领域,推动形成政企协同、产研融合、成果可用的应用机制,为上海打造全国低空经济示范高地提供坚实的气象保障与科技支撑。
多个标杆项目签约
据统计,作为新型航空器的重要发源地,上海诞生了全国50%以上的eVTOL企业,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生态。现场,上海低空公司与时的科技、沃兰特航空、御风未来、追梦空天四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强化政企联动、资源协同,推动eVTOL产业在技术验证、场景应用、适航认证等方面加快突破。此次合作将加快推进eVTOL“从工厂走向城市”的进程,标志着上海新型航空器商业化生态正加速成形。
“难以飞起来”一直是制约上海低空场景落地的关键瓶颈。此次,上海低空公司与闵行区政府携手启动“闵行低空测试基地”,实现了在超大型城市中心区域构建飞行验证场景的重大突破。据悉,该测试基地选址于闵行吴泾、浦江片区,具备地面无人测试区与约200平方公里的稳定可调配飞行空域,具备“上不扰民航、下无次生灾害”的绝佳条件。基地定位为“城市低空飞行全景实验室”,支持复杂城市地形环境下的低空飞行与适航验证。
城市起降场是低空经济运行体系的核心枢纽,是实现飞行常态化、规模化的关键基础。为加快构建“低空+新基建”融合生态,上海低空公司与西岸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四方启动战略合作,聚焦低空智算平台、城市数字底座、“低空大脑”建设及“低空+AI”产业集聚等重点方向,推动低空空域数字化、管控智能化加快落地。
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技术积淀,与低空载具在安全性、适航性等方面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催生跨界融合新机遇。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汽检)将携手eVTOL头部企业时的科技,依托各自在车辆安全、智能系统、动力电池及适航认证、空域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联合打造面向低空载具的检测认证体系,推动适航标准落地与产业化提速。
多方合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场,西北工业大学潘泉教授带来题为《低空经济和低空安全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潘泉提出,低空飞行的发展既面临技术融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新质威胁带来的挑战,亟需构建系统性、前瞻性的低空安全体系。
上海低空公司总经理唐波结合上海在发展低空经济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系统介绍了公司成立背景、功能定位及核心战略思路,以及在基础设施建设、场景验证、生态构建等方面的整体规划与路径选择。
当天,上海低空公司与金融机构、高校、商协会等多方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多方携手推进上海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低空公司与国科科技创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临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低空经济关键领域开展课题攻关、成果转化、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上海低空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结为“产学研”合作伙伴,未来各方将共同围绕低空基础建设、标准制定、通导监技术融合与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向展开合作。
在产业政策落地与资源聚合方面,上海低空公司联合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上海产业合作促进中心、G60联席办、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通用航空行业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资源共享、机制共创。
在金融合作方面,上海低空公司联合人寿财险、全顺保险、航联保险、浦发银行、上海农商行、中交融资租赁,共同发起成立“低空金融服务研究社”,旨在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金融创新平台。
此外,在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方面,上海低空公司将与上海市质检院、莱斯信息、卡斯柯信号开展深入合作。(邓侃)
编辑:葛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