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光伏)
《全球光伏》获悉,近日,土耳其贸易部发布公告,从9月17日起将光伏电池和硅片的监督价格从每公斤85美元提高到170美元。
这个监督价格是个关键概念,简单说就是政府设定的最低进口价格,无论实际交易价格多少,关税都按这个价格计算。
直接翻倍,远远高于市场的价格,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提升?
最大电池市场拟“单飞"?
土耳其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是阻挠产品进口。有数据显示,土耳其虽然组件产能有44.5GW,但电池产能只有6.1GW左右,严重依赖进口,是我国最大的电池片出口市场。
二是发展本土制造业。土耳其政府去年推出了300亿美元的“高科技激励计划”,其中专门拨款25亿美元支持太阳能电池产能建设,目标是实现15GW产能。
土耳其有宏大的能源转型目标,其计划到2035年将风能和太阳能装机容量从目前的36GW提高到120GW。这意味着平均每年要新增7.5-8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然而与其他地区相同,土耳其能源转型的"肥水",并不想流入"外人田"。
中国光伏影响几何?
要知道,土耳其是我国最大的电池片出口市场,监督价格的翻倍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根据土耳其官方公告,2023年1月27日,光伏电池的海关监督申请程序启动,当时的单位海关价值被设定为60美元,到了2024年5月4日,这一数字上调至85美元,现今直接提升到170美元。按目前主流电池技术,每公斤约对应250-300W功率,相当于每瓦增加0.3-0.4美元的关税成本。
除了电池,土耳其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限制由来已久。从2016年7月至今,土耳其已多次对中国的光伏组件、边框、接线盒等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阻挠进口意图明显。
中国光伏企业早已在土耳其市场进行布局。DataBM.com统计,截至今年6月,已有钧达股份、正泰新能、航天机电等多家中国光伏企业在土耳其进行主产业链布局,产能超14GW,其中5家涉及光伏电池环节。正泰新能今年4月签约的项目,计划将80%的产品用于出口。
土耳其想发展本土制造业可以理解,但倘若完全固本自封,也终将摆脱不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