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晚报)
本报讯(记者 荣志晴)暑假期间,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网络时间大大增加,这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邯郸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在近期工作中监测到,针对未成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有所上升,于7月23日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提高警惕。
据邯郸市反诈中心通报,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如快手、抖音)添加好友或发布虚假信息等方式接触未成年人,并引导其转入“JSPP”(即“即时匹配”)、微信、QQ等第三方聊天渠道,通过聊天骗取未成年人信任。随后,以“刷单赚零花钱”“买卖游戏账号、装备”等为诱饵,诱骗未成年人转账,或诱导其扫二维码、点击微信小程序输入微信账号密码,导致盗号。
对此,邯郸市反诈中心提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时,不轻信网络消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进入陌生群,不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不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不将验证码、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随意告知陌生人;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时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要求,要坚决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未成年人在受到网友威胁、恐吓时,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老师,寻求大人的帮助。
同时,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以及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方式的监管,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切实提升识骗防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