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云·融媒集萃】白银市平川区 农业“活水”来 荒滩变沃野
创始人
2025-07-25 09:39:41
0

【新甘肃云·融媒集萃】

平川区 农业“活水”来 荒滩变沃野

  平川区融媒体中心

  盛夏时节,走进白银市平川区西格拉滩,成片的玉米挺拔舒展,翠绿的藜麦叶片泛着光泽,南瓜藤蔓相互缠绕,金黄的花朵点缀其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是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通水的第二年。得益于黄河水的浸润,曾经黄沙漫卷、植被稀疏的荒滩上,如今已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

  依托中部供水工程南干渠的稳定水源,平川区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推动实现生态改善、粮食丰产与农业发展多赢。

  自去年3月通水以来,平川区盈祥种植专业合作社乘势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在流转的上千亩土地上,种植了玉米、南瓜、藜麦、西甜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

  “我们种了100多亩的贝贝南瓜和600多亩的西瓜,还种了些藜麦。有了黄河水灌溉,作物长势很好。”看着眼前收获在望的农田,平川区盈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得军颇为感慨。

  在冯得军的印象中,缺水的西格拉滩一度只能靠天吃饭,干旱与风沙曾是这片土地挥之不去的阴影。农田灌溉需远赴五公里外的地方抽水,不仅耗时费力,还常因水源调配问题无法及时供水,导致这里的农业生产举步维艰。

  “之前人工浇灌的时候,光浇水一天的人力成本差不多要2000元,现在黄河水提灌上来后,这些成本就省下来了。”冯得军和记者细细算了一笔惠民“水”账。

  中部供水工程的通水彻底改变了这里种地靠天吃饭的历史——西格拉滩建成的74万立方米调蓄水池,以其丰沛的水源将这里滋养成一片沃土,使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可能。不仅如此,荒滩种满的农作物,也成为防风固沙的一道屏障,生态效益明显。

  “自中部供水工程通水以来,黄峤镇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实现每季作物节水50%以上,亩均节约成本30%以上,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平川区黄峤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耀旭表示,将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实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到65%以上,进一步推动全镇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生馨 张立超)

责任编辑:郭林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佳电股份涨2.11%,成交额1... 8月18日,佳电股份盘中上涨2.11%,截至10:05,报12.60元/股,成交1.64亿元,换手率...
工业富联股价跌5.15%,国泰... 8月18日,工业富联跌5.15%,截至发稿,报42.55元/股,成交38.35亿元,换手率0.45%...
东山精密股价跌5.03%,国泰... 8月18日,东山精密跌5.03%,截至发稿,报49.50元/股,成交23.93亿元,换手率3.47%...
低空旅游如何飞出“新视界”?   搭乘无人机纵览山海、驾驶滑翔伞御风而行、乘坐热气球飞越地平线……  低空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升温...
万通智控涨2.05%,成交额3... 8月18日,万通智控盘中上涨2.05%,截至09:51,报25.85元/股,成交3860.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