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夜间视力“小能手”视杆细胞,真身竟像“冬虫夏草”?
创始人
2025-07-25 07:23:33
0

(来源:普瑞眼科)

转自:普瑞眼科

“世界这么大,

我得多看看”

咱们的眼睛能看见白天的繁花

夜晚的星光

全靠两种“光感受器”细胞在干活

白天出勤的叫视锥细胞,长得矮胖敦实像个小锥子;晚上值班的叫视杆细胞,课本上总说它是“杆状”,细细长长——但最近翻到的老文献,竟把这个经典印象给推翻了!

1987年,有位叫John Marshall的研究者,在当时的Eye眼科杂志上,发了张绝无仅有的照片:一个被单独拎出来的视杆细胞,从头到脚完完整整。这张扫描电镜图一亮相,不少眼科医生都惊了:哪是什么光滑的“杆儿”啊,这模样分明就是一根“冬虫夏草”

咱们跟着这张图从上到下瞅,能清晰看到视杆细胞的“全身上下”:最里面是传递信号的突触,接着是内连接纤维,中间鼓着个细胞核,往外是外连接纤维,然后是粗一些的内节,通过细细的纤毛连着重头戏——外节。内节就像“虫身”,外节像“草茎”,组合起来活脱脱一根冬虫夏草,跟以前课本里的简化杆状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能有人会问,这形状重要吗?

还真挺重要。

咱们平时做眼科检查时,OCT图像里常提到的“椭圆体带”“肌样体带”,就藏在视杆细胞的内节里。内节里线粒体多,椭圆体带在OCT上特别显眼,医生靠它判断细胞是否健康;而外核层就是这些细胞的“大本营”,视锥细胞的细胞核比视杆细胞的大一号,在图像里能看出明显区别。

以前看切片或一群细胞的电镜图,就像看一堆人的侧脸,看不出全貌;现在看单个视杆细胞的扫描电镜图,才明白它原来这么“有个性”。

科学就是这样

不断推翻旧印象

才能更懂我们的身体

下次抬头看星星,不妨想想:帮你看见夜色的,可能是一群长得像冬虫夏草的小家伙呢!

注:文中图片为AI生成

作者|王富彬

编辑|罗丹妮

排版|王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听写病历 取药只需8秒 智慧服务让诊疗加速度 AI听写病历 取药只需8秒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李雪茹 通讯员 马遥遥 ...
最新或2023(历届)大学学生...   为进一步丰富我系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响应学院体育部...
最新实习报告规范格式范文 实习...   范文二:  时间过得真快,实习三个星期就这样过去了。时间虽然短,但是却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不再...
柬指责泰军事攻击侵犯柬主权,泰...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 【#柬指责泰军事攻击侵犯...
搭建“政校企协”多方合作平台,...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25日上午,青岛市数字信息工学融合联盟在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成立,9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