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参观者在智能汽车链展区的宁德时代展台参观展出的神行超充电池。
18日,参观者在智能汽车链展区体验一款零压体感座椅。
18日,参观者在智能汽车链展区参观。
18日在智能汽车链展区贝特瑞展台拍摄的电池材料
16日,人们在先进制造链展区中铝集团展台参观展出的铝制新能源汽车白车身。
17日,在数字科技链展区高通公司展台,参观者在参观搭载了骁龙数字座舱平台的理想MEGA纯电动汽车。
18日,工作人员在智能汽车链展区操作一款搭载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的样车。
一边是原产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一边是全新自研集成7项超高、特超高吉帕钢应用的一体式白车身;全球矿业巨头力拓与中国宝武联袂亮相、“上新”解决方案……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在博览会的智能汽车链展区,30余家企业和机构集中展示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从核心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到三电系统、智能网联,再到纯电、混动等不同技术路线的智能汽车产业链,生动呈现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成果,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世界“链接”,共进共赢。
7月15日,宝马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Momenta)合作,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这不仅履行了宝马本土合作创新的承诺,更是我们在活力迸发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巩固自身地位的努力。”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说,中外企业应更好合作探索技术路径,利用互补优势推动协同创新和变革性突破。
“依托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优势,中国形成了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这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相关企业能够快速验证创新方案,使得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赛迪研究院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张业佳说。
在汽车产业变革的大潮下,开放合作、协同发展、共创价值、共建生态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携手下游整车厂,现场展示企业自研的汽车漆面缺陷检测技术;全球矿业巨头力拓与宝钢联手,展现从铁、铝等原材料到白车身的产业链协同……在链博会上,多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选择联合展示,让人们直观感受到“链”上的紧密合作。
全球新能源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在携新产品参展的同时,也带来产业链协同的新故事、新成果。
“在整车制造体系中,除了生产制造本身,供应链保障同样至关重要。”赛力斯集团副总裁康波介绍,企业创新推出“厂中厂”模式,将多家核心供应链企业的生产线嵌入赛力斯超级工厂内部,达成本地化同步生产与供应——从下达指令到供应商产线进行调整,只需要不到20分钟的时间,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上海超级工厂每30多秒下线一台整车”……在特斯拉展台,展示板上企业供应链本土化、协同化成果醒目亮眼。
“中国拥有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本土供应商的顶尖技术实力与高效响应速度,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供应链保障。我们期待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同生共赢关系,共同制定全球绿色供应链标准,并探索AI在智能制造、电动车等行业中的创新应用。”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说。
行走在链博会智能汽车链展区,记者感受着全球汽车产业协同共进的脉动,同时也看到,不同产业间的互融互促正在发生。
在特斯拉展台,除了多款车型,橱窗里的一台人形机器人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询问。这一与特斯拉电动车技术同源的新产品,让人们看到电动车三电技术、视觉加神经网络技术可扩展的更多应用空间。
在车规级芯片研发企业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多款专注于辅助驾驶、跨域计算的芯片产品依次排列。黑芝麻智能芯片产品及方案专家额日特介绍,企业的芯片产品在服务车企的同时,也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成为机器人的“大脑”和“小脑”。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此次带来了多款用于汽车电池隔热防护的气凝胶产品。公司国际市场主管杜倚天一边拿起一瓶白色的气凝胶颗粒,一边向记者介绍:“目前汽车电池隔热垫产品占到公司营收的80%以上。但是我们认为,气凝胶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基于气凝胶研发的保温隔热材料,也可用在建筑、工业等领域,未来还有更多应用可能。这次链博会,我们希望能拓展气凝胶的应用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产品。”
国际范更足、创新味更浓、链接度更高,透过链博会,中国以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开放姿态,致力共建繁荣未来。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