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讯(记者 孙杰)记者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国资公司”)获悉,7月23日,瑞信证券(中国)有限公司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手续,正式更名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证券)。这意味着,时隔近20年,“北京证券”回归。
2023年6月,在瑞银集团完成对瑞士信贷银行的全球并购后,瑞银集团继承后者持有的瑞信证券51%股权及相关权利义务。为满足监管“一参一控”政策要求,瑞银集团联合方正证券,与北京国资公司达成三方协议。根据协议,瑞银集团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持有的瑞信证券36.01%股权;方正证券向北京国资公司出售其持有的瑞信证券49%股权。今年3月,交易已获监管核准。伴随着此次工商变更登记完成,瑞信证券也正式更名为“北京证券”。
其实,北京证券这块牌子,并非头一次出现。早在1993年,北京证券有限公司就已成立。到1997年底,原北京证券有限公司与北京财政证券公司合并重组,成为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后来发展成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2000年增资扩股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33.87%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不过到2005年,北京证券陷入经营困境,后引入国际投行瑞银集团参与重组。2006年12月,瑞银证券在对原北京证券重组基础上正式设立,成为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全牌照合资证券公司。北京证券自此淡出公众视野。
伴随着瑞银、瑞信中国地区业务整合,瑞信证券的控股权又回到北京国资的怀抱,并成为新的“北京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