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徐杨)目前,全球范围内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基孔肯雅热传播情况,我国有部分地区出现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昨天,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专家提示市民,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传播,而是必须通过蚊虫叮咬,因此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不会通过握手、拥抱、飞沫等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传播,而是必须通过蚊虫叮咬,主要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蚊虫叮咬感染者后,病毒会在蚊虫体内繁殖,当受感染的蚊虫再次叮咬健康人时,就会将病毒注入人体,被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临床表现。
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药或疫苗,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尤其是前往流行地区时。个人防护方面,可使用驱蚊剂、穿防护衣物长袖衣裤、使用蚊帐等。在环境管理方面,可清除积水降低蚊虫密度、喷洒环保型杀虫剂等。
上一篇:曾经美丽的水景观 黯然失色(图)
下一篇:友谊南路泵站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