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和“压舱石”,其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塑造,更承载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凝聚最广泛职工思想共识、引领社会价值导向的深远历史使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当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现实紧迫性,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精神动能。
一、深刻把握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价值
(一)政治引领的“定盘星”。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有企业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企业的直接体现与重要途径,其核心任务在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改革攻坚的“黏合剂”。当前,国企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深化,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已超过70%;市场化经营机制加速构建,三项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分配)纵深推进,职工对岗位变动、薪酬调整、身份转换等现实问题的关切度显著提升,潜在的矛盾风险点增多。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绝非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改革顺利推进不可或缺的“稳定器”和“推进剂”。它通过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全覆盖、诉求响应零时差”的常态化沟通机制,搭建多元化参与平台,既旗帜鲜明地讲清国家战略、改革大势的“大道理”,阐释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远红利;又细致入微地倾听职工心声,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小问题”,通过精准施策、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化解了改革进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和矛盾纠纷,增进了理解,凝聚了共识,将改革的“最大变量”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三)文化育人的“孵化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基业长青的灵魂所在,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在塑造和弘扬先进企业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文化育人的主阵地。它依托深厚的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深入挖掘企业创业史、改革史、发展史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感人奋斗故事,通过将这些红色资源、优良传统与企业当前的发展战略、管理实践相结合,精心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文化品牌,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文化产品和企业发展动能。这种浸润式的文化熏陶,能够有效增强职工对企业历史的自豪感、对发展愿景的认同感、对自身岗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培育形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与行为自觉,营造出“比学赶超、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为企业应对挑战、创新发展凝聚起强大的、可持续的内在精神力量。
二、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路径
构建"智慧思政"新模式,提升思想引领精准度。面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的深刻影响,以及职工队伍代际更迭、思想观念多元化、信息获取渠道碎片化的新特征,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主动拥抱变革,插上信息化翅膀。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态、新载体,推动思政工作实现从传统单向灌输向数字化、精准化、互动化的深刻转型。关键在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思政工作全流程。
打造"立体式"育人体系,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随着产业升级加速和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日益迫切,国有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队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青年职工已成为企业主力军,其价值追求、职业发展诉求呈现新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构建覆盖职工职业生涯全周期、满足多层次发展需求的“立体式”育人体系。在理论铸魂层面,要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仅要通过集中轮训、专题报告等传统方式,更要探索“班前十分钟微党课”、“班组理论角”、“青年学习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路线方针政策进基层、入班组、到岗位、融头脑,引导青年职工深刻理解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企业前途的内在联系,不断夯实“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和政治认同。在文化润心层面,要深度激活企业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奋斗基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释放改革发展新动能。国有企业坚持系统观念,打破部门壁垒与条块分割,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各业务线协同落实的"大思政"工作机制,推动思政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一方面,将思政工作要求深度融入企业战略规划、制度建设与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党组织在思政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将思政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考核、部门绩效评估指标,实现"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另一方面,聚焦改革发展关键领域,将思政工作延伸至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一线,在重大科技攻关、产业链升级、安全生产等任务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员责任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生产同频共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更是新时代国企改革的"动力源"。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复杂形势,国有企业必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以政治上的坚定引领行动上的自觉,以守正创新的智慧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思政工作从"务虚"向"务实"、从"被动"向"主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上一篇:长篇小说《疾风怒涛》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