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名本里的情谊与光华
创始人
2025-07-25 05:27:28
0

  曾在

  签名本是每个爱书人心向往之的藏品。一本书,一旦有了作者的签名,便如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瞬间多了层特殊的温度与意义。倘若作者再亲笔题上几句寄语、感想或是专属赠言,那便更添几分独有的韵味,其收藏价值与情感分量也随之愈发厚重。

  一个人收藏的签名本多了,用文字来展示它们,谈友情、谈感触,谈对书的理解,谈收藏的过程,就有了故事,这种故事就带有或浓或淡的人文色彩。

  赵倚平著《书香手泽暖》就是一本讲述签名本收藏故事的书。徐雁先生在书的序中说:“全书以其历年来所收藏的作家、学人的签名本为线索,不仅讲述了获得签名并予以收藏的过程,而且贵在谈论了对其人其书的阅读和理解,写得深沉,有一定的思想底蕴和文人含量,可谓开卷有益。”巧的是我手上的这本书正是赵倚平的签名钤印本,字写得挺拔端庄,可见作者的书法功底深厚。

  赵倚平由书识人,经人介绍,有了与朱正先生和钟书河先生的交往。他总结,两位先生的经历相似,有点像难兄难弟。他们是同一年生人,又在新旧鼎新之际一同到了新湖南报报社;“文革”结束后又都到了出版社(朱正先生在湖南人民出版社,钟书河先生在岳麓书社),且都做到了总编辑。

  赵倚平在朱正先生家中做客时,听他讲了签名本中的趣事。其中一则是朱老曾为聂绀弩的《散宜生诗》作注,因二人交情深厚,聂绀弩曾在赠朱老的书上特意签下“白歪先生正之”——“白歪”二字取自朱正名字的谐音玩笑,字里行间满是挚友间的熟稔与诙谐。另一则是楼适夷为他签书时,题了“朱正小弟正之”。因朱正比楼适夷小十几岁,忙说:“错了,错了,辈分错了”。楼适夷却笑着反问:“莫非要我题上‘朱正兄指正’?”说完两人大笑。这样的签名本成为作者与受赠者之间深情厚谊的鲜活见证。

  在钟书河先生的作品《记得青山那一边》上,钟老题了自己的一首诗:“记得青山那一边,初飞蛱蝶映清莲。可怜茵梦湖边水,不照人间五十年。”不过这首诗与书中收录的诗句有所不同。钟老在书中回忆,1976年被囚禁的日子里,他在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中曾写下四句:“记得青山那一边,年华十七正翩翩;多情书本花间读,茵梦馀哀已卅年。”在钟老《书前书后》一书最后,有一篇《纪念潘汉年》的文章,讲述他自己在茶陵农场劳改的经历,字字血泪。

  最感人的一幕,是在钟老中风转危为安后,在病榻旁的一个写字板上,右手还贴着输液的胶布,便为赵倚平托人带去的《大托铺笑话》一书题下了“人生重意气,功名安足论”。这既是钟老一生的写照,也寄托着对后辈的勉励。

  我也收藏了一些签名本,大多是网上或书店购得的。值得说道的是一本《宋诗三百首》。此书由文史大家、资深出版人金性尧(笔名文载道)撰著,繁体竖排,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初版,印数一万册,书品完好。这是金性尧当年签赠给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室编辑李易的藏品,笔墨间藏着前辈学人间的往来痕迹。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封金性尧致李易的信,写在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便签纸上,信由右至左,用钢笔竖写:“李易兄:寄奉拙著一册,乞指正。关于悲愤诗的评价,正在改写中。弟对赏析一类文,实不擅长,且吃力不讨好,似落笔维艰也。兄观宋诗三百首的每篇说明,即知弟不欲在‘赏析’上驰骋。勿念,顺颂文安。弟 性尧顿首 十月六日。”

  另外,书中还夹有一张剪报,上面有对《宋诗三百首》的评价,用红笔写有“人民日报海外版 1987.2.18”的字样。一册书中有如此多的信息,这在我的藏书中仅此一册。偶尔翻阅,似与旧人对话。

  赵倚平说:“尤其是作者亲笔签名或兼题词的书,在我觉得,就更其可亲且珍贵。比起单纯买来的书,它好像多了一层关系,笼罩了一抹光华,增加了一些温暖。读这些书,更有点像是和作者私下交谈的感觉。且有些赠书的人,已经作古,捧书在手,余温犹存,是活着的我与逝者仅有的一点实物上的关联。个中的体会与滋味,因人不同,因书不同,都写在每一篇中了。” (作者为旧书爱好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晰完整两难全?南京博物院“镇... 转自:扬子晚报“世界长什么样”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索的命题。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一幅长度近...
经信局最新或2023(历届)上...  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  今年以来,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
最受年轻人关注的AI应用有哪些... 转自:扬子晚报7月26日-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办。当日,哔哩哔哩(“...
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在上海... (来源:科创100ETF基金)  7月26日,中国资本市场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上...
能抓取黄豆,因时机器人发布第五...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T之家)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