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连日来,贵阳市场监管部门紧密结合“全民反诈在行动”全国反诈宣传月活动,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多点发力、多维施策,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行动,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反诈防护体系,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
入户宣讲“零距离”,反诈课堂开进商铺。在辖区商铺内,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用鲜活的案例揭露诈骗套路,帮助商户警惕不明网络链接、远离非法数字货币交易,从源头上降低经营主体被骗风险。同时,执法人员现场指导商户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让“指尖上的防护盾”为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窗口宣传“无缝隙”,政务服务融入防骗提醒。“可看看这份反诈手册,里面都是商户容易遇到的陷阱。”在政务服务大厅注册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将反诈宣传与业务办理同步推进。特别是对新开办企业、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对象,工作人员还通过微信工作群定向推送反诈短视频,确保“防骗提醒”紧跟服务步伐,直达关键人群。
活动造势“聚合力”,吸引群众参与。在高新区一场防范非法集资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市场监管执法人员通过设置咨询台、互动问答、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揭露“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非法集资陷阱的本质和危害。此外,花溪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举办“全民反诈在行动”路边音乐会,将反诈知识融入轻松氛围,让“反诈声音”传遍街头巷尾。
精准监管“亮利剑”,科技赋能守护市场安全。依托省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和广告监测平台,市场监管部门化身“网络哨兵”,对市场主体发布的广告信息进行“全景扫描”式监测,重点紧盯含有“低投入”“零风险”“高回报”等诱导性词汇的宣传内容,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广告。同时,针对“养老服务”“养老项目”等非法集资高发领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排查,运用精准监管的“利剑”,全力守护好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
部门联动“一盘棋”,协同作战织密防护网络。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联动公安、网信、金融监管等单位,构建起“信息共享、线索互通、联合处置”的高效协作机制。通过12315、12345热线等平台广泛收集涉诈线索,建立专门的企业反诈工作台账,发现线索第一时间移交公安部门深挖打击。针对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与相关部门联合发布行业预警提示,形成“监管+宣传+预警”的立体式反诈防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把反诈工作融入日常监管,常态化开展提醒教育,以更精准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织密织牢反诈“防护网”,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静)
(《多维发力构筑反诈“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上一篇:各国青年 跳绳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