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湾:村民乐享“生态饭”
创始人
2025-07-25 03:36:17
0

游客拍摄湖边密集的湟鱼。

青海湖圣泉湾生态体验区。

游客拍照。

西海新闻记者 季蓉 文/图

一场大雨洗过的清晨,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带着几分凉意。7月24日一早,“活力中国调研行”青海主题采访团便启程前往青海湖圣泉湾生态体验区。

行驶30多公里后,宽广的青海湖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青海湖圣泉湾生态体验区。

沿着木栈道走进景区,站在观景台俯瞰,青海湖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作为观赏青海湖最具代表性的地点之一,不少游客在木栈道上驻足,用镜头定格眼前的美景。

沿木栈道西行,便抵达了青海湖热门打卡地——断崖。不算高耸却陡直的石崖错落矗立在湖边,壮阔景色引得游客纷纷驻足。顺着栈道台阶下行,就能与青海湖近距离相拥。清风拂过,湖水轻拍湖岸。远处的水面上,几只鸬鹚扎入水中捕鱼;近处的湖水清澈见底,成群的青海湖裸鲤(湟鱼)在欢快地游动。

作为青海湖流域的保护物种,湟鱼对维系“水—鱼—鸟”生态链至关重要。截至2024年年底,湟鱼蕴藏量达12.75万吨。

“每年湟鱼洄游季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景象,我认为既是政府对物种保护的成果,也是青海湖生态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在刚察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办公室主任丛日欣看来,这条生态链正不断延伸,鸟类增多后,鹰、狐狸等陆地肉食性野生动物随之增加,让青海湖成为青藏高原上颇具规模的物种基因库。

“最近景区日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刚察县仙湖旅游投资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保学才介绍,2023年,刚察县政府出资打造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由他所在的公司运营管理。凭借独特的断崖景观和湟鱼观赏资源,这里的知名度日渐提升,2023年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63.31万人次,累计收入达1840余万元。

景区的红火,让景区所在的泉吉乡冶合茂村尝到了甜头。村两委通过集体公用草场置换牧民草场,将置换后的草场入股景区运营公司,为村集体开辟了增收新路径。“2024年至今,村集体已累计分红140余万元。”保学才算起生态旅游账。

冶合茂村牧民看加才让便是受益者之一。他牵着自家的白牦牛说:“游客骑一次10元,这几天日均能赚一二百元,每年有四五万元收入。”

看加才让就是泉吉乡冶合茂村的牧民,家里有100多只羊,妻子在乡小学上班,他牵着白牦牛在青海湖边揽客。“以前家里的收入主要来自出售牛羊,这两年,我们借助生态旅游又增加了一项收入。”看加才让说,这些年青海湖景色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他们挣的钱比单纯放牧多多了。

目前,冶合茂村有40余户村民像看加才让一样,在景区为游客提供骑马骑牛体验。景区还为村里51人提供了保洁、厨师、保安等固定岗位,月收入3000元至4000元不等。

“生态是青海湖的根本,所有建设都以保护为前提。”保学才说,景区联合当地市监、城管等部门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既要守护好这片湖,也要让游客玩得舒心。

站在圣泉湾的木栈道上,一边是青海湖的碧波荡漾与生灵欢歌,一边是牧民脸上的幸福笑容。这片因生态而兴的土地,正用最生动的实践证明:守护绿水青山,方能收获金山银山。而圣泉湾生态体验区,正是这幅生态与民生共赢画卷中最亮眼的一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粤港澳三... 经济日报北京7月25日讯(记者姜天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
稻蟹共生好“丰”景 盛夏时节,无人机满载着河蟹“营养餐”腾空而起,沿着预设航线在稻田上空穿梭飞行,颗粒状的饲料被均匀撒落...
今早读 | 20万元/平方米,... 155名科研人才获“海河英才”卡24日,市人社局、东丽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海河英才”卡集体发卡活动,...
云市监昆石处罚〔2025〕15... 云市监昆石处罚〔2025〕153号浏览:6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石林彝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
开市监处罚〔2025〕20号 开市监处罚〔2025〕20号浏览:6次基本信息:处罚机关开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罚日期2025年07月...